霞浦:海陆联动治理海漂垃圾
宁德网消息(李巧鸿) 10月16日,在霞浦县下浒镇大安村海域,两艘印有“金顺保洁”标识的船只正在海面上清理海漂垃圾,沿岸停着一辆环卫车,专门对收集到垃圾的进行运转。“我们每月差不多有25天,都在清理海漂垃圾。海岸、海面结合清理,清理出的垃圾环卫车都要来回运好几趟。”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员郭大叔告诉笔者,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下浒镇的海漂垃圾明显减少了。
下浒镇内、外海的海岸线长达52公里,有着养殖区集中、澳口、滩涂、码头和沿岸村落多等特点,是海域和海洋生态的敏感区。“通过招投标,金顺保洁公司以每年28.8万元的价格承包了下浒内海的上沃村至大安村和外海的居安到延亭长沙沿线海岸带内陆一侧100米的陆域海漂垃圾打捞工作。”下浒镇干部林慧告诉笔者,对其他外海部分的海漂垃圾,采取以沿海村为主,按每年每个村2万元至5万元的标准,发放清理海漂垃圾的补助资金,将海漂垃圾治理与精准扶贫相结合,设置“爱心”岗位,聘请有劳力的贫困户参与务工。同时,加强环保意识宣传,减少村民生活垃圾往海里倾倒的现象,使下浒镇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近年来,霞浦县加大海漂垃圾的清理力度。2016年,该县下发《霞浦县海漂垃圾治理实施方案(试行)》,对县近岸海域、海岸线向陆一侧100米海岸带进行治理,重点治理集中养殖区、滨海景区(含沙滩)、滩涂摄影基地、码头、河流入海口、沿海镇区村居岸段及海域。同时,县财政将海漂垃圾治理费用纳入县财政一般预算,每年下拨510万元作为海岸治理经费、重点区域治理经费和奖补工作经费。沿海乡镇(街道)也将海漂垃圾治理经费按照每公里海岸线每年不少于5000元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海漂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加强环卫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垃圾收集、中转、处置等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初,霞浦县再度吹响海漂垃圾治理“冲锋号”,下发《霞浦县海漂垃圾治理工作考评方案(试行)》,采取一月一检查、一季一抽查、年度一总评的方式,对各沿海乡镇海漂垃圾重点水域以及管理机制、经费保障等进行考核,按照考核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将考评情况作为乡镇(街道)年度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同时,自7月开始,对同一季度内累计2个月海漂垃圾治理考评工作得分排名后三位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给予效能问责。
截至目前,霞浦全县505公里长的海岸带全面启动海漂垃圾治理工作,沙滩、摄影点、码头等重点区域的整治工作实现常态化、制度化。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