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事关外卖小哥交通事故等问题,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2025-04-30 20:10 来源:新华社

最高人民法院30日发布4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典型案例,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受到损害和致人损害责任承担规则、网约货车领域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等,依法妥善保护劳动者、受害者、企业等各方权益,促推平台企业、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外卖骑手阚某驾驶电动自行车前往某餐饮配送公司定点医院办理健康证明,途中与钱某发生碰撞。此公司赔偿钱某后向某保险公司申请理赔被拒,理由是此交通事故未发生在阚某送餐途中。法院审理认为,办理健康证明属于从事与某餐饮配送公司业务有关工作,保险公司应当依照保单约定赔付某餐饮配送公司保险金。此案鼓励企业通过购买商业保险,保障遭受职业伤害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因劳动者执行工作任务造成损害的第三人。

骑手冯某骑电动自行车进入小区时,被正在关闭的电动门撞伤,经医院诊断为颈部脊髓损伤等。冯某诉至法院,要求此小区物业公司赔偿残疾赔偿金等,法院予以支持。此案依法支持劳动者关于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请求,明确第三人的侵权责任不因劳动者获得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待遇而免除或者减轻,筑牢职业安全“防护网”。

骑手张某驾驶电动自行车送餐途中,与陈某发生碰撞致陈某骨折。陈某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张某、某物流公司、某保险公司赔偿。此案明确,受害人请求将承保商业保险的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保险法规定或者保险合同约定的受害方直接向保险人请求赔偿的条件已成就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保险公司直接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某运输公司诉杨某劳动争议案明确,企业与网约货车司机之间存在用工事实、构成支配性劳动管理的,应当认定存在劳动关系,依法保障网约货车司机享受劳动权益。

来源:新华社

编辑:陈姜燕

审核:刘宁芬 梁辉约

责任编辑:陈姜燕

(原标题:事关外卖小哥交通事故等问题,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