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健委:深耕人才“沃土” 厚植卫健“根基”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精心指导下,市卫健委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三都澳人才”强市战略部署,坚持引育并举、创新工作机制、激活人才动能,为“健康宁德”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福建医科大学宁德临床医学院挂牌成立
人才队伍迈上新台阶,全市千人均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提高至7.31人、2.6人、3.31人,近三年来稳步增长24%;高层次人才项目取得新进展,仅2024年,新入选省高层次人才B类1人,C类3人,新增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1个(全省仅3个),首次获批福建省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1个;人才培养实现新突破,挂牌成立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分中心,与上海交大医学院、福建医大等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2024年新录取博士7人、硕士研究生33人;学科建设实现新提升,新入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实现国字号“零的突破”,新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6个,以重点专科建设为引领,推进2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省级中期评估。2024年,全市公立医院出院患者总体满意度92.75分,实现得分、排名“两连升”,工作成效在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廖玉华教授进行手术演示
做优政策体系
积极响应“1+3+N”人才政策体系搭建布局,开展卫生人才队伍政策“回头看”评估,修订出台《宁德市选拔引进培养医疗卫生人才操作细则》《名医“师带徒”工作室管理办法》等“一揽子”政策,新增每月租房补贴1500元,购房补贴从4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生活补贴发放年限从3年延长到5年,各层次人才平均可以多享受5万余元;同时,进一步提高学历提升、访学进修等支持鼓励力度,持续释放人才红利。在此基础上,指导公立医院修订完善《引进和培养人才管理办法》《“人才树”培育工程计划》等制度办法,通过发放人才专项绩效工资、优先支持科研项目、选派导师帮扶、选送国内外进修学习等激励措施,充分发挥用人主体的积极主导作用,激发人才政策的叠加扩大效应。
做精引育文章

宁籍学子冬令营活动
瞄准宁籍医学生跟踪培养,举办宁籍学子冬令营活动,先后赴江西、安徽等地参加专场招聘会,以“新视角”拓宽招才渠道、提高引才质效,2024年赴外引进医疗卫生人才超200人。紧抓契机,积极深化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等19家国家、省级高水平医院医疗合作机制,促进人才交流互鉴,吸引近100名专家来宁开展诊疗、科研教学活动,选派近300人次参加进修、跟班学习。2024年成功与福建医科大学签订共建协议,成立福建医科大学宁德临床医学院,已接收44名临床医学理论班学生开展教学工作。实施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遴选宁德市“名医”29人、中医传承人19人。持续实施定向委培计划,累计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育临床医学、中医学、医学技术等专业医学定向生1351人,有效缓解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短缺矛盾。
做足“柔性”功夫

医疗机构赴江西高校招聘
建成名医“师带徒”工作室60家、院士工作站1个,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高水平医院柔性引进专家团队810人,培养临床骨干720人,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0多项,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00多项。激发高精尖人才引领效能,组织开展系列专家门诊服务、手术查房、病例讨论等“传帮带”活动,推动群众就近就医更有“医”靠。2024年全市共开展专家手术指导1425次、学术活动532次,远程会诊315次,开设专家门诊1027次,开展远程讲座220次。立足学科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如闽东医院注重提升烧伤外科诊疗服务能力,业务量、手术台次同比增长47.26%、119.44%,有效满足了以青拓集团为龙头的不锈钢新材料产业链企业员工医疗服务需求。
来源:市卫健委
编辑:陈姜燕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陈姜燕
(原标题:市卫健委:深耕人才“沃土” 厚植卫健“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