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玩”文化让生活大变样
宁德网消息(郑文敏 叶林萍) 6月25日,走进周宁县浦源镇萌源村,笔者看到农民文化广场上,阿姨们成群结队地伴着音乐起舞;老人活动中心里,爷爷奶奶们三五成群在下棋、聊天;农民书屋中,乡亲们认真翻阅着各类书籍,忙着充电学习……四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萌源村位于周宁县城西5公里,是个古村。近年来,该村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发展高优特色农业 ,村子越来越漂亮,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可是文化生活匮乏,许多村民农闲时只靠打扑克、 麻将来消磨时间。为了弥补“文化短腿”,该村在外乡贤积极行动起来,捐资千万元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基金,并将每年产生的收益投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农民文化广场、农民书屋、文艺活动室 、电教室、老人活动中心等。
如今,村民们的生活多了色彩、有了变化。“以前村里的妇女、老人闲时不是‘东家长西家短’地聊天,就是打麻将,不但容易生是非,坐久了腰腿也酸痛。自从跳起了广场舞,闲话少了心情好了,运动多了身体也健康了。”该村广场舞队的成员郑赞菊说。农家书屋里来来往往的大人们也满意地感慨道:“孩子们现在会去书屋看书,边玩还能边学到知识,寒暑假时我们家长就放心多了。”大家称这个书屋是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萌源村的变化是周宁县文化惠民工作累累硕果、群众日常文化生活日益活跃的一个真实写照。 近年来,该县加大文化“软实力”发展,争取3000多万元资金,建成覆盖县、乡、村的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完成9个乡镇基层综合文化站、中心文化广场建设及147个村农家书屋设置,并全面免费开放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社区电子阅览室等文体设施。同时,以“文化点亮周宁”为平台,围绕“结对子、种文化”系列活动、“一镇一品”乡村旅游节系列活动,采取“请进来”与“下基层”相结合,把精品文化送到群众身边。今年以来,该县共开展相关活动30多场次,参与群众达8万多人次。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