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发“羊财”
宁德网消息 (夏斌) 8月3日,在霞浦县崇儒畲族乡上水畲族村,数只肚子浑圆的羊儿,正在一山坳草地上悠闲地舔啃着嫩草。
“原来,总共有近40只羊,前些天,刚卖掉几十只,收入4万多元。”看着眼前欢快蹦跳的羊,兰平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兰平为原是上水村的贫困户,家中八十岁高龄的老母亲和妻子均身体残疾,一家四口,两人残疾,生活维艰,一直难以走出贫困的处境。
“乡里坚持因户施策、一户一策的原则,针对不同的贫困对象,采取不同的帮扶方式,使其能在短期内尽快真正脱贫。”崇儒乡党委书记蔡松根介绍,2015年底,根据兰平为的家庭实情,和他所在村子的地理环境等综合因素考虑,乡、村干部多次与他商讨发展项目,经过反复权衡,最后敲定发展养羊增收脱贫。
发展项目确定了,可是买羊需要的数千元启动资金,却让兰平为犯了难。
“挂钩帮扶兰平为的县领导获悉情况后,及时给兰家争取了4000元的项目发展资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蔡松根说,2016年初,兰平为用这笔钱,买了20多只羊,开始放养。
不久,乡里又为兰平为争取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一年后,当初的20多只羊,增加到了30多只。留下部分种羊,其余的出售后,收入4万多元。“连续两年,乡里还为他争取了每年2000元的发展资金。”崇儒乡党委副书记、县派驻崇儒乡扶贫攻坚队队长李中强说。
有了钱,兰平为除了养羊,还先后养殖了600多只本地土鸡、雉鸡、鹅等禽类。“扣除成本,净赚了3万多元。”提起赚到的钱,兰平为显得有些激动。
在崇儒乡,靠发“羊财”脱贫致富的贫困户,还不止兰平为一个,新村村的钟兆兴,也正在发着“羊财”。年过七旬的钟兆兴,常年患病,家中尚有一个47岁,轻度智障,还没娶上媳妇的儿子。前些年,一家人的日子过得颇为艰难。
“一开始,乡里先后确定2名党委主要负责人挂钩帮扶他,现在是我自己挂钩。”蔡松根说,根据钟兆兴家的实际情况,乡里也确定帮助他养羊脱贫。
随后,蔡松根也帮钟家争取了4000元的项目发展资金。“我用政府拿的这些钱,买了7只母羊,10多只小羊。”钟兆兴说,到现在羊群已经增加到了26只。“到年底,留下种羊,卖掉其它的,大概可以收入3万多元。”
“这两、三年,多亏了政府部门的真心帮助,我的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钟兆兴说。“为了我家的事,除了蔡书记,他们几个也没少操心,特别是今年,他们每隔三五天,就会到我家来走走看看问问。”钟兆兴的妻子接过话茬,指着一同到家里走访的李中强、包村干部许益耀、林穗淑和村主任钟马寿等人动情地说。
太阳刚过正午。“对不起!你们再坐坐,我该放羊去了。”说完,钟兆兴快步奔向羊圈,将“咩咩”叫唤的羊群,赶向后山……
责任编辑: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