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教育,福建最大优势在哪里?
又一个春天如约而至。
时值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两周年,屏山君参加了多场重要活动。其中,3月24日召开的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贯彻不断引向深入。会议特别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
3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福建举行,国内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相聚榕城,重温研讨重要理念、重大实践,共商教育强国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福建举行
春风化雨,万物生长。
屏山君认为,这些活动的连续举办,时机特殊、意义重大。因为我们清晰记得: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回到“第二故乡”考察,情暖山海,寄望殷殷: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感悟真理伟力,感受福建实践,集聚众智办好教育,推进教育强国、强省建设,屏山君为您回顾本次研讨会的思想碰撞与火花。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动情地说: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我深有感情。离开福建以后,我也一直关注福建。在这里工作期间的一些思考和探索,在我后来的工作中仍在思考和深化,有些已经在全国更大范围实践了。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2021年3月25日上午,习近平来到闽江学院考察调研
2021年3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多年再次走进闽江学院。校园广场上师生们高喊“总书记好”“习校长好”,总书记向大家挥手致意。一进校园,总书记就感慨,过去巴掌大的地儿,现在这么大的发展,沧桑之变啊!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一校之变,窥见全域。
“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不动摇,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这样点赞福建教育事业。
跨越式发展的背后,凝聚着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教育事业的深情厚望,浸润着福建干部群众和教育工作者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拼搏奋斗的辛勤汗水——
从地方到中央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力亲为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同时,他长期牵挂福建教育事业发展,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还兼任闽大校长、担任集美大学校董事会主席,审时度势、亲自擘画建设福州地区大学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给集美大学、闽江学院、华侨大学、厦门大学致贺信、作批示;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殷殷叮嘱“福建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2021年3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到闽江学院调研并作出重要指示。
近年来,福建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教育支出是我省财政第一大支出,年均增长8%,五年来教育经费投入达6685亿元。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惠及民生,全省学前三年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主要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还在全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覆盖,基础教育质量居全国第一方阵,从“有学上”迈向“上好学”“学得好”。具有福建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高等教育日益成为新福建建设的创新引擎……



屏山君注意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专章论述和一体部署,擘画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发展定位、建设目标、原则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作为新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福建如何发挥独特优势,在新起点上实现新作为?本次研讨中,与会代表也进行了热烈研讨,建言献策。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聂清斌介绍,当前教育部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成立工作专班研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聚力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性、基础性支撑。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教育的理论实践等方面,多谋创新之举、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周邦在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