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部门动态

过敏性鼻炎?试试中医这些方法→

2025-04-13 19:22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4月12日是第23个全国爱鼻日,记者采访了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专家朱志清,从中医角度教您一些缓解过敏性鼻炎痛苦的小妙招。

朱志清介绍,过敏性鼻炎(AR)是指由IgE介导的发生在鼻黏膜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在普通人群的患病率为10%~25%,主要临床表现有打喷嚏、鼻塞、流清涕、鼻痒、鼻黏膜肿胀等。

那么,治疗过敏性鼻炎除了西医的环境控制,特异性免疫治疗,规范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外,中医有怎样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朱志清介绍,过敏性鼻炎内因多为脏腑亏损,正气不足,卫表不固;外因多为感受风邪、寒邪或异气之邪,肺气不能宣降而致;发病与肺、脾、肾三脏相关,多为本虚标实之证。

根据肺气虚寒,脾气虚弱,肾阳不足,肺经蕴热等情况,可以分别用小青龙汤加减,补中益气汤加减,肾气丸加减和辛夷清肺饮加减等药方。

同时,还可以用穴位贴敷治疗。市中医院 中药穴位敷贴(鼻炎贴)主要由附子、白芥子、延胡索、肉桂、细辛、麻黄、辛夷、苍耳子八味药组成,按比例研磨成粉,加生姜汁调和;其中附子配伍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细辛配伍麻黄疏风解表、温肺散寒,可起扶正祛邪之效,延胡索行气活血,苍耳子配伍辛夷散风寒、通鼻窍,白芥子理气散结、温化寒饮,配合姜汁有助其他药物透皮吸收;穴位选取大椎穴、双侧肺俞穴,肺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肺之背俞穴,乃肺气转输、输注之处,主治咳喘、鼻疾等;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及督脉之交会穴,从穴位的角度来讲为“诸阳之会”,是全身阳脉的交会点,可补阳,可退热,主治咳嗽逆喘、五劳虚损。

针灸也是很好的治疗方法。朱志清介绍,鼻三针乃广州中医药大学靳瑞教授所创,是靳三针疗法中一组专门用于治疗鼻部疾病的针灸穴位;“鼻三针”重在局部取穴,专在祛除病变局部之邪,以疏通手太阴肺经及手阳明大肠经为主,具有祛风通窍、补益肺气、清热解表之功。

“鼻三针”分布在鼻周围,由印堂、鼻通和迎香组成,这3个穴位恰好分别位于鼻的上、中、下三部,并分布于鼻腔周围。迎香穴位于两鼻翼外缘中点,当鼻唇沟中,属于手明阳大肠经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开窍于鼻,《圣济总录》中记载:“鼻鼽不利,窒涸气寒……迎香主之。”鼻通穴位于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之处,近处鼻唇沟上端尽处,乃经外奇穴,又名上迎香,具有清热散风,宣通鼻窍之效;印堂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具有清头明目,通鼻开窍之效,取穴印堂符合“经脉所至,主治所及”之原则,且督脉为阳脉之海,针刺印堂可益卫固表、宣通鼻窍。

研究表明,针刺病变局部部位的腧穴可改善鼻腔内毛细血管和细胞的通透性,降低炎性渗出,并减少组胺的形成和释放。

此外,朱志清还介绍了以下几种方法:

滴鼻法:将中药制成滴鼻液,主要草药:鹅不食草、葱白、苍耳子,辛夷等,以其行气消肿,通鼻利窍之效。

耳穴埋豆:主穴取内鼻、外鼻、肺、肾上腺;配穴取脾、肾、内分泌、对屏尖、交感、神门、咽喉、口、眼;每次一侧耳,两耳交替,10次1个疗程。

按摩疗法:双手大鱼际摩擦至热,贴于鼻背两侧,沿鼻根至迎香穴往返按摩,至局部发热为止,再由攒竹向太阳穴推擦,每日2~3次。并按摩面部及颈后、枕部皮肤,每次10~15min。

双手拇指自两侧攒竹沿鼻根轻推至迎香穴,往返6次,后以拇指与食指按揉鼻根部,慢慢向下揉至迎香穴,再点按两侧四白、迎香、禾髎等穴位,此法可通经活络,宣通鼻窍。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记者  张文奎

编辑:蓝青

审核:陈娥  吴明顺

责任编辑:蓝青

(原标题:过敏性鼻炎?试试中医这些方法→)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