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关注丨寿宁县江岔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毓:“发展产业要‘看菜吃饭’”
4月25日,人民日报新农村版刊发报道《衔接振兴加油干》,聚焦全国4位多次驻村的第一书记,将一件件民生小事一一落实,让乡亲们从心坎里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其中福建寿宁县竹管垅乡江岔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毓,着眼于发展产业,让农产品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让村里主导产业实现品牌化运营。
江岔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毓(左二)在高山茶园查看茶叶品质。陈郑耀 摄
福建寿宁县竹管垅乡江岔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毓
“发展产业要‘看菜吃饭’”
驻村经历:2017年至2021年,担任古田县城东街道双山村驻村第一书记;2024年,担任寿宁县竹管垅乡江岔村驻村第一书记
“海拔高环境好,茶叶品质佳,规模经营用来做奶茶原料再合适不过!”清明节后,福建寿宁县竹管垅乡江岔村高山茶园陆续进入春茶采摘期。站在田埂上,陈毓电话不断,“要让这么好的茶早点走出大山!”
江岔村是典型的闽东高山小村,虽说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但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常住人口不足200人。去年12月,陈毓作为福建省发展改革委派驻干部,到江岔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希望在新岗位再有新作为!”临行前,陈毓给自己鼓劲。
访民情、看茶园,陈毓走遍了江岔村每一处角落。“缺少产业支撑,村民收入不稳定,农产品没有竞争力……”不多时,问题清单摆在了面前,“能不能让乡村产业提质增效?”陈毓的思量,也是村两委班子的共同想法。
“咱村不少人在外经商,借助渠道力量,茶园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运作是个好法子”“村里现有茶厂加工能力不足,村集体入股茶厂扩建,村民茶青就地加工”“日出日落,茶园景观美不胜收,发展摄影游,闲置场馆改造做民宿,提升接待能力”……在村里的议事会上,陈毓提出的想法,获得了大伙儿一致认可。
早在2017年,陈毓便主动报名了脱贫攻坚阶段的驻村工作,被下派至古田县城东街道双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两次驻村经历,让他对产业发展有着自己的思考。“不能盲目‘抄作业’,发展产业要‘看菜吃饭’、因地制宜。”陈毓回忆,双山村山清水秀,适宜农产品种植,他多方联系,让省农科院的试验田在当时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田里落地,还帮着争取项目资金、请技术员上门。
2021年,陈毓第一次驻村结束。“我永远不会忘记,离开双山村的那一天,几名村民抱着芋头和青菜,在路边等我,非要让我吃完这一顿特色菜再走。”眼含热泪,陈毓对记者说。
问及今后打算,陈毓计划满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产业依然是重头。要让农产品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努力打造‘有品牌’的产品;还要引进优秀的乡村规划团队,在人居环境整治、文化氛围提升方面下足功夫;更重要的是举办多场‘农民培训班’,帮助大伙儿一起学技术,长本事,未来的日子一起更红火。”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蓝青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蓝青
(原标题:人民日报关注丨寿宁县江岔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毓:“发展产业要‘看菜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