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大力促进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
“创”新赢先
五龙超纤公司的研发中心里,研发人员正在探讨研究方案。
郭唐辉正在实验室查看“老爷灯”的各项检测指标
陈明夏正在为改良一个配件而冥思苦想
宁德网消息(记者 王东东 王志凌 通讯员 蔡雪玲 文/图)1条流水线,10个机器人,72道工序, 25秒完成,可顶工人40多名。走进福建友力化油器有限公司里,其装配的机器人加工流水线代表了目前国内摩托车化油器行业顶尖生产水平。
精密的仪器,自动化的流水线,少量的工人。在福鼎市晨冠乳业有限公司的车间,生产线采用更加先进安全的湿法工艺,这是福建省首家,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家。
科技创新是福鼎最亮的底色,也是驱动未来的不歇动力。
创新能力再提升,转型升级再发力。近年来,福鼎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立市”发展战略,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提升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积极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科技创新。
专利授权一直被视为创新能力的直接说明。企业创新的活跃程度,与专利授权量直接相关。
来自福鼎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福鼎市专利申请490件,同比提高97.5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0件,同比增长96.08%,两项在宁德全市排名第一,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91件,比上年增长118.8%;专利授权321件,比增22.52%,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0件,比增66.67%,位列宁德市第三。
同时,知识产权专利涵盖化油器、电子、五金、茶叶、工艺制品、饮料、核电等领域,专利创造能力进一步提高。
成果化“金”,科研再加速。科技作用于生产力,关键在于成果转化。目前,福鼎已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科技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各类企业共77家。2014年,福鼎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62.42亿元,比上年增长4.6%;实现增加值1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在创新道路上,福鼎市委市政府携手企业共同攻关。从2013年起,福鼎每年安排2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安排23项科技创新、发展项目,实行专款专用, 并设立科技发展基金,扶持企业发展。同时,福鼎市还通过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引进高科技项目等方式,鼓励支持企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政策的支持下,一批企业实现智能化改造的新突破,产生了华益机电、友力化油器、品品香、华夏合成革等自动化水平成熟并逐步向智能化装备应用发展的重点骨干企业。
创新故事一:
一个蛙泳引发的灵感
两束绿色的激光从不同的角度射入水晶体中,准确地交汇在一个点上,放出耀眼的光华,不到两分钟,光点逐渐凝聚成型,一幅精美的3D飞马踏燕图栩栩如生地定格在水晶体中,仿佛一场魔幻电影。
这是百能数控设备(福建)有限公司自行研制的大幅面Max系列激光内雕机,这款产品在目前的玻璃深加工行业属于领先地位,比传统的玻璃加工技术更加的环保、节能、高效、安全。而这只是百能数控的总经理陈明夏开发的众多产品之一。
陈明夏从小就对机械十分感兴趣,不到20岁就到长沙、温州的工厂打工学艺。“那时候,白天在工厂干活,晚上学习机械设计,手工绘图,日子过得很充实。”陈明夏说,正是有了那段经历,为后来的发明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4年底,陈明夏回到福鼎办厂创业,主要生产塔吊里的一种配件——液力耦合器,当时,国内使用的液力耦合器主要靠进口,国产的很少,因此陈明夏的产品销量还不错。但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对市场定位不清晰,1997年,陈明夏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之后,陈明夏又和妻子一起开了一家五金店,当时,多功能梯在市场上热销,而国内仅有一家企业专业制造梯子。陈明夏敏锐的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他决定独立开发,自己造模具生产,他亲自动手从老旧的日本进口设备里拆下配件进行组装,做出自动冲孔机,自己编程开发软件,耗时几个月终于做出了第一批产品的模具。随后,他利用阿里巴巴在线,在网络上发布产品信息,很快就接到了第一笔订单,赚得了第一桶金,之后各种梯子的模具不断被开发出来,出口的订单更是应接不暇。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出于安保考虑,公安部向全球采购战术梯,英国一款可将3.8米长梯伸缩至板凳高度的便携式多功能梯被相中,但价格却十分昂贵,加上关税和跨洋运费,一条梯子最后需要5万元人民币,在英国寄来的样品包装中,工作人员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中国的生产地址和电话,一联系,竟是陈明夏出口英国的产品,而陈明夏的报价仅1000多元。于是,相关人员专程从北京来到福鼎确认,最后一口气订了1000多条的伸缩梯,成为业内一段佳话。
2012年,陈明夏再次转型,创办百能数控,进军智能设备制造领域,主营自动化玻璃雕刻机制造。
从机械配件到多功能梯再到大型智能数控设备。陈明夏的步子越迈越大,但他却无所畏惧,因为他坚信,无论什么领域,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而他本人正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和一些老板不同,陈明夏一心扑在新产品的研发生产上,养成了速记灵感习惯。员工们下班了,陈明夏仍坐在车间里苦思冥想,运用在温州工厂工作时打下的基础和平时不断学习探索的钻劲,突有所思,梦境所想,最忙最累最困,也会及时记录下对新产品的构思设想,动手绘下新产品的草图。
一直以来,传统的玻璃刻花机的刀片都是露在外面,就连国外进口的设备也不例外,而在加工过程中,水和玻璃物会对刀柄进行污染,致使刀片生锈,因此刀片的损修率一直很高。陈明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一直苦思冥想,希望找到解决这个传统设计上的缺陷。
一天傍晚,陈明夏去外面游泳,当看到有人用蛙泳的姿势前进时,突然闪过一道灵光,马上赶到办公室记录下灵感,几笔勾勒,一个颠覆传统玻璃刻花机的设计——“隐形刀库”的雏形就这样诞生了,经过反复试验论证,这项技术终于成功运用到了生产中,解决了刀片外露的问题,客户们好评如潮。而这项发明也被授予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隔行如隔山这句话,在陈明夏眼中是不适用的。在他看来,机械的原理都是相通的,一理通百理通。“一个好的设计,需要的是一个好的设备,好的组装和好的应用。”陈明夏说。如今,陈明夏又在做大胆的尝试,准备将高压水刀技术运用到新的领域。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