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福安:农机“助跑” 农业提质

2025-05-08 17:30 来源:闽东日报

立夏时节,福安市各地早稻播种工作进入尾声。在溪潭镇洪口村,唐联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社员林宇华娴熟地驾驶插秧机在稻田中来回穿梭,一株株秧苗顺势滑落,整齐地插入田间。

“今年种了70多亩早稻,如果雇农民插秧,一亩人工费要260元至300元,一天只能插1.5亩至2亩。”林宇华介绍,农机入田后,不仅人工费降低了,效率也提高了,“机械化插秧一天的费用为150元至200元,一天能插30亩地。”

为推动粮食生产提质降本增效,激发广大农户的种粮积极性。近年来,福安市农业部门在水稻育秧到播种全流程中推广应用新机械。“有了机械助力,我们有信心种植更多水稻。”在林宇华看来,种植面积越大,农机利用率越高,成本越低。

农机能入田,补贴不可少。“对于种植早稻和晚稻的农户,财政每亩补贴500元。如果种植面积达到30亩以上,每亩可享受本级财政补贴600多元,省级财政补贴200元。”福安市农业农村局科教股股长郑小燕介绍,目前福安在早稻育秧、插秧上基本实现机械化全覆盖。

在穆云畲族乡虎头村,眼下正是水蜜桃的生长关键期,村民们则忙着施肥。与过去果农背着农药桶打药不同,桃园里用上了无人机喷洒农药。“无人机喷洒农药,两个早上就能完成200多亩桃园的农药喷洒,而且很均匀。”虎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树灿介绍。

植保无人机高效作业不仅可以为农作物抢到最佳用药时机,还避免了人工与农药长时间近距离接触带来的风险。同时,无人机在飞行高度、速度和药剂喷洒量等方面都可以智能控制,在复杂地形下防治效果更佳,更好地实现降本增效。

“以往人工每小时仅喷药0.5亩,用无人机每小时可喷药30亩,效率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可以节约20%至30%的农药使用量。”宁德市科技特派员、福安市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股负责人缪颖说,过去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主要应用于水稻、茶叶等农作物,今年该局在水蜜桃种植上开展试点,届时将对效果进行评估,“若效果达到预期,我们将会扩大推广应用,推动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闽东日报通讯员 陈雅芳 秦红丽

编辑:陈娥

审核:陈小虾 吴明顺

责任编辑:陈娥

(原标题:福安:农机“助跑” 农业提质)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