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禁毒为“宁”,无毒有我!

2025-05-21 10:25 来源:闽东日报

闽东山海间,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加速崛起,铸就全球产业版图新坐标,推动宁德成为福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我市同步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将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纳入战略发展布局,强化责任担当,深化综合治理,打造“全域联动、全民共治、全面夯基”立体化防控体系,推动禁毒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全域联动斩毒链

 

毒品问题是复杂的社会问题,禁毒社会化工作离不开党的全面领导,离不开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强有力的统筹施策。

近年来,宁德市委、市政府以争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为主线,将禁毒工作与经济建设、法治建设、平安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构建“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共治”禁毒格局。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工作连续3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督查检查重点事项推动落实;制定《宁德市强化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攻坚工作六项措施》,为实现创建目标夯基画图;38个成员单位齐心聚力、6个工作专班协同攻坚,构建起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禁毒委员会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禁毒工作格局,坚定不移地把禁毒人民战争推向深入。

利剑出鞘,禁绝毒品。全市公安机关建立健全“一把手挂帅、一盘棋推进”的全警缉毒执法工作责任制,探索运行“专业+机制+大数据”模式,全链条打击涉毒犯罪,缉毒执法效能明显提升,破获多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缴获各类毒品逾4吨,多次获得公安部通令嘉奖。

 

点亮“心灯”,引入正途。市司法局持续加强特殊人群的管理,根据涉毒社矫对象的涉毒违法情节、个人背景、心理状态等“个人画像”,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同时,运用信息化手段,与公安机关、禁毒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实现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共治”升级。

 

绿色校园,护航青春。市教育局将青少年作为禁毒宣传“关键群体”,在全省率先将禁毒知识纳入中小学期末考试范畴,推动禁毒教育从“选修课”变为“必修课”。推行青少年智慧禁毒教育“云课堂”,在全市458所学校28万余名学生中全面应用,线上两课时完成率达98.94%。

 

巾帼助力,无毒守护。市妇联积极引导巾帼志愿者、女法官、女心理咨询师等群体为有需求的妇女儿童提供针对禁毒方面的普法宣教、法律咨询、家庭纠纷调解等服务……

一个个“精准靶向”的创新举措,一场场触动心灵的宣传活动,全市各级各单位出实招、谋实事、求实效,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和专业优势,加强协调联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统筹推进预防教育、禁吸戒毒、综合治理等工作,使我市毒情形势总体向好态势得以巩固。

 

全民共治筑防线

 

有这样一个人,他投身禁毒工作近十年,以脚步丈量社区,用真心融化坚冰,累计帮助256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重归正轨,为100余个涉毒家庭点亮希望之光。他是蕉城区禁毒社工林非凡。

在宁德,像林非凡这样深耕禁毒一线的社工、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以双手托起迷途者的重生之路,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证明:禁毒从来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协奏曲”。

近年来,宁德市以“社会共治”为核心理念,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宣传形式、激发全民参与,让“无毒有我”理念在闽东大地落地生根——

◆ 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禁毒工作。2022年以来,全市新招禁毒社工47人,组建“巾帼禁毒”等志愿者队伍189支,招募志愿者3305名,禁毒社会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 构建“集中+常态”“线上+线下”宣传矩阵,实现禁毒教育“零死角”。线上,着力提升新质禁毒宣传战斗力,2024年,“宁德禁毒”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居全国同类新媒体前30强。线下,深挖闽东文化“富矿”,推动禁毒宣传与民俗、非遗、文旅等深度融合,打造“一县一品牌”特色IP,18条禁毒反诈公交专线、“东湖之星”禁毒宣教游船等创新载体,大大提高了禁毒宣教的覆盖面;建成12个禁毒教育基地、221间宣教室和14个品牌社区。

◆ 探索建立污水毒品监测“校地合作”模式,与宁德师范学院签订《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合作协议》,通过异常数据分析研判,溯源侦破一批毒品违法犯罪案件,禁毒正从“被动防御”向“主动智治”跨越。

◆ 成立宁德市禁毒协会易制毒化学品企业行业分会,建立了全流程、闭环式、可溯源监管体系,全市421家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完成等级评定,持续保持易制毒化学品和麻精药品非法流失案件“零发生”……

以“社会共治”为纽带,宁德切实让“无毒有我”从口号化为群众肩头的责任。

 

 

全面夯基树样板

 

乡村之美,美在绿色,美在无毒。

走进周宁县七步镇宅头村,大街上、广场上、农户住房门前可见禁毒宣传横幅,路灯灯牌统一悬挂禁毒标识,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村民远离毒品。

“规”出好风气,“约”出新风尚。作为我市第一个“无毒乡村”守护行动省级联系点,宅头村建立长效机制,以“无制毒、无贩毒、无吸毒、无种毒”为标准,将禁毒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让禁毒之风吹进群众心里。如今,防毒拒毒已成为全村共识,村民自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目前,全村已形成了浓厚的禁毒宣传氛围,并每年吸引4万余人次来村里学习、参观。

跨越山海,来到城市

禁毒工作的末端触角也延伸进家家户户

 

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湖滨社区是宁德市人口最密集的小区,常住人口2.4万。近年来,湖滨社区积极探索近邻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机制,以“智慧社区”试点建设为契机,将社区共分为3级网格,社区为一级网格,500户为二级网格(共22个),50户为三级网格(共170个),成立禁毒小组,每月至少举办一次禁毒宣传活动。同时,配合线上线下全矩阵进行宣传,拓展了禁毒宣传覆盖面。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近年来,我市把“无毒乡村”守护行动作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最小单元,制定“四有八无”“四有五无”标准,发挥乡镇、村居基层组织作用,不断推进基层禁毒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形成“无毒乡村”新风尚。

 

寿宁县下党乡在景区内开展禁毒志愿者服务活动,招募志愿者为游客提供禁毒宣传、咨询等服务,将禁毒工作融入红色旅游发展中。

福鼎市桐山街道打破地域限制,与福州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签订共建协议,通过跨区域的合作整合双方的资源优势,提升社戒社康工作成效。

屏南县龙潭村上演禁毒题材四平戏《状元与鸦片》,将禁毒宣传教育融入非遗文化,让禁毒教育从单向灌输变成文化共育。

霞浦县溪南镇针对海上外地劳务工人人数多、分布广、人员构成复杂的特点,建成全省首个“海上禁毒宣教室”和“海上社戒社康工作延伸服务点”,打通离岸管控“最后一公里”……

 

遍布于基层的“禁毒堡垒”,不仅是宣传教育的前沿“阵地”,也是“迷途者”的回归“灯塔”。目前,我市已确定“无毒乡村”守护行动市级联系点8个、县级联系点38个2个乡镇(村)被评为省级联系点,进一步增强了群众拒毒防毒意识,提升了社会综合治理能力,更有力守护了一片无毒天空。

 

毒品一日不绝

禁毒一刻不止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准确把握禁毒斗争形势,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牢“禁毒不止”的理念,持续打好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擦亮“绿色宁德、无毒闽东”的城市底色。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黄楚妍 茹捷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陈娥

(原标题:禁毒为“宁”,无毒有我!)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