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观察丨一条修到了村民心坎上的路
柘荣县黄柏乡门首冈村有一条上山路,曾经它又陡峭又狭窄,但由于谋生的田地和茶园都在山上,村民也只能肩挑背扛肥料和农作物,日复一日地艰难行走在这条山路上。
2023年,这条路迎来改变转机。当年10月,在黄柏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门首冈至七斗生产路硬化项目正式开工。
最期待修路的莫过于村民,听闻要修路,村民们积极参加务工增收,还个个都当起了“义务监工员”,一有空就跑到项目现场,更有甚者一天跑好几趟,还不时叮嘱施工方要严格按照计划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2024年初,这条“生产路”终于完工,村民又自发当起了管护员,日常清理排水沟里的杂草杂物,确保排水畅通。
这条来之不易的“生产路”,成了村民的“心头好”。今年77岁的金秀凤老人种了一辈子的地,她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能沿着宽敞的水泥路上山,她欣喜地说:“马路又宽又平,走起来省力多了。”46岁的游光福也在村里种了几十年的地,曾经肩挑背扛上山的他,如今开着皮卡车几分钟就到达山顶,“采收季一次要背一百多斤的水稻或太子参下山,现在只要手握方向盘,汽车开到地头,轻松运下山。”
一条生产路,连起的不仅是田地与村庄,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这条修到村民心头的路,终将脚下的崎岖化为平坦,驶向幸福的新里程。
记者手记:
采访当天记者体验了上山路。时间下午两点半,气温25摄氏度,记者仅背一台相机上山,行至一半已汗流浃背。一公里的路程,有碎石铺就的台阶,有杂草遍布的土路,有仅限一人通过的盘山路,有坡度很大稍不注意就会滑倒的陡坡。走完全程,记者感到膝盖和腘窝一阵酸痛,更能理解村民对修路的期盼了。曾经靠双脚丈量生活,如今也能借助车辆为生活减轻负担。采访过程中,老一辈人操着方言回忆旧时上山路,眉头紧锁,满是无奈。如今,他们终于喜笑颜开。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记者 刘源 通讯员 郑德冬
编辑:邱祖辉
审核:蓝青 周邦在
责任编辑:邱祖辉
(原标题:柘荣观察丨一条修到了村民心坎上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