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宁德观察丨屏南“揭榜挂帅”让乡村“活”起来!

2025-05-09 16:38 来源:闽东日报

晨曦中,屏南县寿山乡山峦浸染金色,老屋古巷错落有致,一场“茶盐古道 康养寿山”主题摄影活动,引得摄影师竞相定格美景。“这里的每一帧都是大片。”“如此美景,真是不虚此行。”摄影爱好者们感叹道。

前汾溪村 李在定 摄

乡村“出圈”的背后

是屏南县积极探索创新

以“揭榜挂帅”项目工作机制

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2年,屏南县率先在全市试点推行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工作从社会各界精选招募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139名,通过组织搭台、人才唱戏,为乡村发展注入人才力量。为充分发挥人才效能,屏南县及时配套出台“揭榜挂帅”项目工作机制,以人才为核心、需求为导向、项目为载体,推动资金、资源、技术等各类要素向乡村流动,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揭榜挂帅”,项目是核心引擎

如何精准锚定发榜项目?

屏南县充分聚焦乡村发展需求,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各乡镇发展现状及难点堵点问题,并结合实际,共征集45个意向发榜项目。经过“小精优”筛选,前汾溪村“乡野艺校”悦读空间、白玉村“稻田公社”等首批10个项目脱颖而出,最高10万元项目奖补、2万元个人激励的政策“红包”,点燃了人才干事创业热情。

建在前汾溪的中国美术学院乡土学院

“谁有本事谁揭榜,谁能干事谁挂帅。”首批项目面向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公开发榜,12个个人(团队)跃跃欲试,带着方案前来“角逐”,屏南县委人才办联合有关部门、乡镇等,从专业技术、攻关能力及项目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考量,最终10个团队成功“挂帅”,一场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由此拉开帷幕。

项目推进过程中,困难和挑战不可避免。屏南县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服务体系,组建“县直部门+乡镇+村”服务专班,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建立“一项目一档案”动态管理机制,实行“问题收集—分类交办—跟踪督办—办结反馈”闭环管理,协调解决12个问题,为项目保驾护航。

如今,首批“揭榜挂帅”项目已结出累累硕果,8个项目如期完成,达预期成效,累计发放项目和个人奖补89.5万元,实现“乡镇拿补助、个人领赏金”的双赢局面。

白玉稻香 王志凌 摄

更令人欣喜的是,“揭榜挂帅”机制正释放出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走进位于屏城乡前汾溪村的“乡野艺校 大梦悦读”空间,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洒在室内,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将福建省公益文化研究会捐赠的31本图书分类上架。“这不仅丰富了阅读资源,更促进了城乡文化流通。”该空间负责人毛华磊说。

该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吸引了资金、人才、客流等各类要素不断汇聚,逐渐成为公益美育的重要行动阵地与交流平台。在这里,乡村美育事业蓬勃发展,深入人心,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图片由乡野艺校提供

在首批项目的示范引领下,各村不断迸发出新的发展活力。王林村依托大棠李分拣中心,延伸产业链条,李子果脯、饮料等新产品不断涌现;半圳村菌菇产业借势“食用菌直播电商基地”插上数字翅膀,有效拓宽销售渠道;白玉村“稻田公社”创新“研学+”模式,农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为乡村在农业转型、文旅开发等领域探索出特色发展路径。

“稻谷的一生”稻田科普墙 清新寿山/图

“‘揭榜挂帅’项目工作机制是具有生机活力的、是契合乡村振兴实际的,市级还专项拨付40万元补助资金支持项目实施,我们将充分利用这笔资金,持续强化首批项目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发挥好项目的长期效益。”屏南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屏南县已完成第二批项目征集工作,涵盖文创、农业、党建等5个领域、26个项目,总投资达1200余万元,后续将加快论证,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张瑜 通讯员 甘叶斌 蒋丽英

编辑:陈娥

审核:陈小虾 吴明顺

责任编辑:陈娥

(原标题:宁德观察丨屏南“揭榜挂帅”让乡村“活”起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