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德·面孔】陈麒帆:把乡愁谱成歌,唱给世界听

人 · 生活 · 宁德
〔 第313期 〕
人物 | 陈麒帆
音乐专业大三学生
清晨的薄雾中,屏南县龙潭村的古廊桥若隐若现。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坐在桥头,轻轻哼唱着新谱的旋律。她叫陈麒帆,是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的大三学生,也是土生土长的龙潭姑娘。目睹家乡在乡村振兴中的蝶变,她特别想为它写一首歌,把龙潭村日新月异的变化记录下来。
“音乐是我表达乡愁的方式。”她说,“龙潭村养育了我,现在我想用我的方式,让它被更多人听见。”

寻根:一首村歌的诞生
作为在村里长大的孩子,龙潭村的一草一木、石板路、老房子,甚至邻里乡亲的谈笑声,都是刻在陈麒帆记忆里的乡愁。

近年来,龙潭村通过创新推行“文创+乡村振兴”模式,实现了美丽蝶变,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上了大学以后,陈麒帆每次回到家乡,都能看到村子的新变化,但一直不变的,是那份宁静质朴的乡土气息。陈麒帆说:“记得特别清楚,有天早晨,我在村口的古廊桥看到晨雾从潭面升起,几个学美术的大学生正在调颜料,那种水墨画般的场景突然让我的脑海里有了旋律。可能,这就是所谓的‘乡愁触发创作’吧。”
《潭水谣》的创作过程对于陈麒帆来说其实是一次“寻根”的旅程。“逢年过节,我都和家人一起回到龙潭村,走街串巷,听老人们讲着村里过去的故事,观察溪水、古树、土楼的细节,以及回忆儿时在村里看四平戏的经历等等。”陈麒帆说。
《潭水谣》歌词里“听一曲四平悠扬,古厝光阴戏中藏”“民谣唱着重逢,与你同醉老酒的香浓”等画面,都是陈麒帆童年记忆和如今乡村展现出的新面貌的实景融合,她想通过具体的意象让听到这首歌的人感受到龙潭的烟火气和美好。
在《潭水谣》的创作风格上,陈麒帆选择了民谣曲风,像用音乐“说故事”。陈麒帆说:“《潭水谣》和龙潭村的气质很契合,它不是轰轰烈烈的宏大叙事,而是充满了细腻的人文温度。副歌部分,我用跳跃的旋律和重复的节奏,模仿溪水流动的韵律,营造出新旧村民在龙潭村生活的喜悦,传递出龙潭村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特点。”
共振:音乐赋能乡村振兴

在陈麒帆看来,音乐就像隐形的修缮工具。
陈麒帆认为,音乐能唤醒村民们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自信。当村民听到歌里唱的是自己的家乡,会更自豪于本土文化,甚至主动参与到村落保护中。对于在外的游子们来说,村歌是乡愁的寄托,可能会吸引他们回乡创业、反哺家乡。而对于新村民来说也有一定的吸引力,这种音乐触发的情感共鸣,能让新村民快速获得归属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乡村新故事的“谱写者”。
“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为村落注入‘柔软的生命力’”。陈麒帆觉得,比起单纯的建筑改造,音乐让村落的文化内涵更立体、更有温度,让游客不仅看到美景,还能感受到人文情怀,让传统村落真正“活”在人们心里。“一首动人的村歌可以成为村落的‘声音名片’,吸引游客、传播文化。比如孙恒老师写的《云四坪》就让四坪村被更多人知晓,我希望自己为家乡龙潭村写的村歌《潭水谣》也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陈麒帆说。
守望:Z世代的乡村情怀
龙潭村被称为“有风的地方”,这一说法既是对其自然环境和生活氛围的浪漫描述,也隐喻了这里成为都市人逃离压力、寻找心灵自由的“治愈之地”。但陈麒帆却认为,与其说龙潭村是“有风的地方”,不如说是“有根的热土”。
作为00后,陈麒帆用年轻人的方式诠释着自己的乡村情怀。“就像我在《潭水谣》里写的‘潺潺流水过桥廊,笑语欢声穿街巷’,游客在这里不仅能拍美照,更能触摸到真实的生活肌理:早上可以跟着阿婆学做鼠曲粿,下午在文创空间和驻村艺术家们聊天,这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正是都市人所向往的‘诗和远方’。”她说。

陈麒帆说:“最让我感动的是,年轻一代开始关注家乡的发展,比如我身边就有大学生回乡创业,用新媒体宣传龙潭,这种‘内生动力’让乡村振兴真正有了可持续性。”作为从龙潭村走出的“音乐女儿”,陈麒帆特别骄傲能看到龙潭村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坚守初心,而她也希望能够借助自己的一点音乐特长为这份初心添一份力量。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陈麒帆唱着轻柔婉转的村歌《潭水谣》,让时光在这个古朴的乡村慢了下来,我们听到的不只是一首歌,更是一个村庄的呼吸,一代年轻人的赤子之心。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硬件的改造,更需要这种柔软的文化力量。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反哺家乡,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就会迸发出意想不到的活力。

编导 / 吴圣锦 何冰如
摄像 / 吴圣锦 邓傲立(实习) 许小灵(实习)
剪辑 / 吴圣锦 何冰如
海报设计 / 李婧
监制 / 吴明顺
总监制 / 陈建忠
感谢关注《面孔》栏目,如果你的身边有从事特殊少见的职业或者是有正能量的人、工匠和手艺人、有趣有故事的宁德人(新宁德人),欢迎推荐给我们,邮箱nspmklm@163.com,我们希望不一样的面孔不一样的故事能够让更多人倾听!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编辑:陈娥
审核:蓝青 林珺
责任编辑:陈娥
(原标题:【新宁德·面孔】陈麒帆:把乡愁谱成歌,唱给世界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