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固定扎实了没?人员该撤离的抓紧上岸,人身安全是首要的,千万别麻痹大意!”9月5日,在台风“海葵”来临之际,霞浦县溪南镇七星海上社区工作人员再次登上辖区渔排,查看养殖户防台情况,动员海上人员及时转移。
“辖区海域里的每一位养殖户,都是我们的社区居民,管理服务一个都不能落下。”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吴德枝说。
七星海上社区居委会是全省首个成立的海上社区居委会,8月24日刚正式揭牌。此前的6月,这里已召开海上社区第一届居委会选举大会,11位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由养殖户选举产生,均是辖区有威望、有能力的养殖大户。
七星海上社区海域,是闽东主要水产养殖区之一,面积111平方公里,比溪南镇陆域面积还大。历经海上养殖综合整治,这里原有的传统渔排已升级为新型塑胶网箱,目前海上共分布着养殖渔排30多万口,生产、生活用房6000多座,常住养殖户约2000户、5000多人。养殖高峰期,外来务工人员更是高达2万余人。渔排多、船舶多、人员多,海上治理面临严峻挑战。
为巩固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成果,实现海上养殖管理规范有序、渔区社会安定稳定,宁德以服务渔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探索海上治理新模式。七星海域“试水”先行,在省、市民政部门的指导下,首开福建先河,将社区治理经验从陆地“嫁接”到海上,成立海上社区居委会,让海上养殖户有了主心骨、话事人。
据介绍,这里的居民有“双重身份”:在陆上是村民,户籍身份不变,在原村所享有的农业生产资料和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分配权保持不变;在海上是居民,纳入海上社区管理服务,参与海上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目前,七星海上社区按片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并设立党群服务中心、诉求服务中心、物业管理中心、设施技术服务站、绿色养殖服务站等“三中心两站”,每天都有社区干部坐班处理社区事务,为养殖户提供诉求受理、设施技术、绿色养殖、物业管理等各类服务,和谐海域、造福渔家。
目前,全市已建设海上社区15个,并根据养殖海域及养殖数量要求,配备230名四级网格员,增设9座海上社区服务平台,实现海上社区服务全覆盖,让海上治理更精细更精准更有温度,实现“小事不出排、大事不上岸、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共建和美海区。同时,宁德还创新海上监管模式,搭建“智慧海洋”平台,整合养殖信息、船舶档案、地理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业务数据等各类数据资源,建成海洋综合管控“蓝色天网”,实现海洋管理“一张图”。
五年整治攻坚,进退之间、碧海蓝天。放眼当下闽东海域,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新时代海洋牧场的壮阔图景正在这里渐次展开。依海而生,向海而兴,守护碧海蓝天没有终点。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干下去,宁德步履遒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