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 | 华侨新村小区:居民生活有序,“菜篮子”无忧
根据东侨开发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发出的通告,自12月1日24时起,将东侨开发区3个区域由高风险区调整为低风险区,其中包括位于林聪路2号的华侨新村小区9幢楼。目前,该小区如何科学开展后续常态化管理?小区居民的工作生活是否如常?今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华侨新村小区拥有住户645户1800多人,是一个以侨民居住为主的社区。10时50分,记者在华侨新村小区门口看到,居民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有序出入小区。“只要是本小区的居民均可通过人脸识别出入小区。通过人脸识别,系统上就会显示小区居民的健康码是否正常等相关信息。”据华侨新村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银龙介绍,该智能门禁防控体系是华侨农场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管理过程中,将可以有效管理外来人口进入小区,从而防止疫情输入。在小区出入口,还安排了24小时专人值班,对各类外来人群开展测温、查看健康码,行程码等防控工作,体温异常者留观待查,体温正常方可进入。此外,小区门口还设有外卖、快递的寄存点,外卖、快递进入小区,皆实行无接触配送。
“我觉得政府非常体恤民情,‘快封快解、应解尽解’的要求落实得非常到位。今天出门看到小区管理得这么有序,让我觉得更有安全感,这是对全体居民的负责,我们都非常乐于配合。”华侨新村居民陈成勇告诉记者,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们不分昼夜地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为居民们做好各项民生保障工作,他的心中也是充满了感动和感激,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疫情早日结束。
为小区居民安全,把好“出入关”的同时,华侨新村小区居民的“菜篮子”安全情况如何呢?记者在华侨新村周边市场看到,入口处安装了自动测温系统,进入市场的居民均规范佩戴口罩。市场内蔬菜种类齐全,居民正在有序选购,未出现扎堆聚集的情况。“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工作。同时,也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为小区居民提供送货上门等服务。”陈银龙表示,下一步,华侨新村社区将整合社区在职党员,建立完善疫情防控党员抗疫先锋队、志愿服务队,更好地保障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齐心协力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记者 吴宁宁 文/图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