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山绿 村美 人富裕——宁德市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丰硕(3)

2015-12-06 14:31 来源:宁德网

16

美丽畲家寨上金贝 郑霄 摄

环境巨变 乡村华丽转身

福安市坂中乡彭家洋村毗邻城区,以前村里脏乱差,垃圾乱扔,污水横流,群众养猪,村里臭气熏天。如今走进村庄,菜地翻修成了公园,臭水沟变成了观光渠,带着休闲回廊的畲族文化广场占地近2000平方米;广场周边古木参天,树荫下安置着石桌石椅。村子中央有樱花园,边上还建造了一个观赏鱼池、木栏杆、鹅卵石铺面的步道,构图错落有致。村子外面是一层层梯田,村子后面是树林茂密的青山。一座座三层小楼,统一都刷成乳白色,分外整齐。楼房旁,孩童追逐玩耍……好一幅美丽而惬意的新村图!

“村庄变美了,空气新鲜了,成群结队的城里人周末来到村里观光游玩。我们有信心将彭家洋村打造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村寨。下一步还将投入资金发展农家乐,吸引游客、增加村民收入,争取到2016年人均收入达2万元。”看着一天一变化的彭家洋,吴幼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迤逦的田园风光与洁净的村庄环境,是建设美丽乡村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基点。建设美丽乡村,要先从环境整治抓起,从改变村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入手,建设清洁家园、绿化家园、美化家园。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市以提升环境面貌开展村庄环境整治为重要抓手,按照“五清楚、两特色”建设要求全面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建设。村庄环境整治主要做好“五清楚、两特色”,一是扫清楚,即把环境卫生打扫清楚,建立长效保洁机制;二是拆清楚,即把房前屋后的鸡圈、猪圈、牛羊圈以及简易搭盖、违章搭盖拆除;三是摆清楚,即把晾晒的地瓜稻谷、堆放的柴火等生活用品、生产工具摆放整齐,做到既美观又不影响生活;四是分清楚,包括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两个方面,因地制宜处理污水,推进生活垃圾干湿分离,合理处理;五是粉清楚,主要是整治旧房裸房,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建筑风貌。“两特色”则指的是,突出乡土气息,尽显田园风光。尽可能做到“房前屋后菜地化、菜地似绿地”、“田间资源是公园、田间步道变绿道”。通过多年努力,我市村庄环境整治取得较好的成效,许多村庄环境干净整治,建筑风貌得到改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全市农村整治环境面貌得到较大的提升。

2015年,实施新一轮“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整治改善134个村庄人居环境,创建13个美丽宜居村庄(美丽乡村示范村),结合美丽乡村一日游示范村建设打造4条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景观带。完成合福铁路沿线景观整治,实施造福工程危房改造5000户、2万人,解决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三沙镇、溪南镇和敖江、闽江、交溪流域1公里范围内的39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上半年全面完成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场关闭拆除任务,年底前基本关闭拆除可养区内存栏250头以下、未提出改造方案或改造后仍不能达标排放的生猪养殖场,完成36家存栏25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场全过程综合治理任务。

目前,我市已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类型鲜明的美丽乡村。田园风光型有周宁县礼门乡陈峭村、寿宁县清源乡韶托村等;传统特色型的有福安市溪潭镇廉村、社口镇坦洋村、福鼎市太姥山镇潋城村等;乡村旅游型的有蕉城区金涵乡上金贝村、福安市穆云乡虎头村、溪塔村、寿宁县犀溪镇西埔村等;环境整洁型的有福安市坂中乡彭家洋村、古田县卓洋乡前洋村;改善提升型的有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屏南县棠口乡上培村等;新村建设型的有霞浦县崇儒乡溪边村、屏南县寿山乡白玉村等。

责任编辑:smq

关键词

乡村 村庄 景观带 建设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