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评|“最美通缉犯”被封号:网红不能靠“黑历史”博出圈

“最美通缉犯”被封号
网红不能靠“黑历史”博出圈
□ 林哲雨
近日,“最美通缉犯”卿晨璟靓出狱后开启直播遭到平台封禁一事,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与思考。
2018年,卿晨璟靓因参与“酒托”诈骗被通缉,其因外貌出众在通缉令上意外走红。2025年4月,刑满释放后的她注册新账号进行直播,并在简介中提及过往犯罪经历,以此吸引粉丝关注。抖音平台发现其行为严重违反社区自律公约,以监狱服刑、违法犯罪经历为噱头博取流量、不当获利,对其账号作出无限期禁言、取消营利权限、抹除粉丝等处置。
此事件背后,反映出当下部分网红为追求流量不择手段的现象。一些人将违法犯罪经历当作吸引眼球的“捷径”,全然不顾此举对社会规则和公序良俗的破坏。犯罪行为本应受到谴责,将其作为炫耀资本分享,不仅是对受害者的极大不尊重,更可能误导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使其对犯罪行为产生错误认知,认为犯罪也能成为“网红”的资本,从而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这也凸显了网络平台在内容审核方面的挑战。尽管平台有相关规则约束,但仍存在漏洞,让此类不良内容有可乘之机。抖音此次及时采取封禁措施,体现了平台对不良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也提醒其他网络平台需进一步加强内容监管,完善审核机制,从源头上杜绝此类现象再次发生。
在流量经济盛行的当下,网红们应认识到,真正有价值的流量应建立在积极向上、有益社会的内容之上。不能因追求一时之利而突破道德法律底线,应以正确价值观为导向,传播正能量,展现自身才艺和社会价值。而从社会层面看,需加强对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提升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应倡导网红行业规范发展,鼓励网红们参与公益活动等,发挥其影响力为社会发展助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此次封禁不仅是平台治理的必然,更是社会共识的胜利。网络空间允许犯错者重生,但绝不容忍将耻辱化为流量的投机。真正的“改邪归正”,应是对过往的真诚反思,而非对污点的反复消费。当“犯罪经历成为流量密码”引发效仿时,社会需以更清醒的姿态,守护法律尊严与道德底线——猎奇可以制造话题,但唯有正向价值才能赢得尊重。

“宁德时评”专题专栏
持续征稿中!
主办:宁德市委网信办
来源:网信宁德 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作者:林哲雨
编辑:邱祖辉
审核:蓝青 周邦在
责任编辑:邱祖辉
(原标题:宁德时评|“最美通缉犯”被封号:网红不能靠“黑历史”博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