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部门动态

助残志愿者陈丹丹:音乐的律动中没有怜悯,只有共鸣

2025-04-22 10:20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没关系,我们再来一遍。”在蓝丝带音乐课堂上,陈丹丹正耐心地一遍遍教着孩子们的动作。她是蕉城区漳湾中心小学的音乐老师,也是宁德市蓝丝带助残帮扶中心律动课、非洲手鼓课志愿者教师,融合艺术团执行团长,今年是她和“蓝丝带”结缘的第8年。

2018年,陈丹丹大学毕业回到家乡任教,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第一次走进心智障碍青少年的世界。“他们像散落在人间的星星,安静却明亮,而我站在他们的世界外,手足无措。该如何叩响他们的心门?如何让课堂的种子在他们独特的土壤里发芽?”宁德市蓝丝带助残帮扶中心的组织人员周老师一手抱着孩子,一手轻轻拍着陈丹丹的肩膀让她别担心:“我们一起慢慢摸索。”周老师在教室里穿梭忙碌的身影是陈丹丹最初的榜样。

在蓝丝带普校融合的音乐课堂上,陈丹丹曾见到一个男孩“死死捂住耳朵”,对特定的素材声音充满恐惧。但当非洲鼓的震动透过掌心传递到他身上时,他的手指突然松开了。“一下、两下……他尝试用笨拙的节奏回应我,眼睛亮得像破晓的露珠。”这个瞬间让陈丹丹豁然开朗:他们不是拒绝交流,只是在等待属于他们的频率。从简单的律动游戏到完整的歌曲演奏,陈丹丹和这群孩子用四年时间打磨出一场夏日星空音乐会。当台下家长目光闪烁、笑意盈盈地举起手机拍照、录像时,陈丹丹听见了比掌声更动人的声音,“那是生命突破壁垒的脆响。”

每每见到在孩子们身后默默跟练的家长,他们认真记忆动作的样子总让陈丹丹感受到那份质朴用心的陪伴。每一次课后,总有家长追着问:“老师,下次还能来吗?”他们眼里的期待,成了陈丹丹风雨无阻的动力。

做为一名助残志愿者,很多人问陈丹丹坚持的理由。陈丹丹总会想起那个把鼓拍到手疼的男孩、在律动时喜欢点歌的女孩,那个说要给她未来的宝宝准备一件毛衣的女孩;想起在参与《和你一样》公益纪录片录制时,有个女孩说:“最喜欢丹丹老师了”。“他们给予我的赤诚信任,是这个浮躁的时代给我的稀有珍宝。与其说我在给他们上音乐课,不如说我们在共同创作一首名为‘成长’的交响诗——他们学会感受节奏与律动,我学会敬畏生命本来的模样。”如今推开教室门,依然会有孩子扑过来喊:“丹丹老师来了”,陈丹丹依然要反复教同一个动作几十遍。但她深知,当音乐响起时,她和孩子们早已在律动中完成了最深刻的对话——没有怜悯,只有共鸣;没有标签,只有跃动的音符之下,那些直达心灵的笑容。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记者 陈薇

编辑:陈娥

审核:蓝青 林珺

责任编辑:陈娥

(原标题:助残志愿者陈丹丹:音乐的律动中没有怜悯,只有共鸣)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