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师院吴景祥:用专业所长赋能志愿服务
一次偶然的机会,正在实验室进行毕业设计的吴景祥被老师问及是否愿意参与科技助残项目。作为宁德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的大四学生,吴景祥认为利用科技帮助孤独症群体应是“轻而易举之事”,于是便着手准备相关事项。
当吴景祥满怀信心地向老师展示自己的少儿编程系列课程时,却遭到了老师的“冷水泼头”,“他们的能力尚弱,可能连电脑开机都不会”。在查阅孤独症人群的相关资料后,吴景祥向老师提出希望能先接触一下孤独症群体。于是老师让吴景祥参加了由市残联主办的“技能促成长·融合向未来”夏令营活动。
本以为已经做足了功课,不会因为“小小的”孤独症而感到不适,但现实还是给了吴景祥“一巴掌”。第一个行程就让他头痛不已。“一个孤独症小男孩总是毫无征兆地用力打我的背,痛得我嗷嗷叫。这让我对于孤独症群体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了解了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刻板行为和社交障碍。”
回到实验室后,吴景祥与同伴们探讨如何运用科技的力量为孤独症群体提供帮助。随后,他们萌生了一个念头:能否借助志愿者的力量,结合他们的专业技能,打造一系列科技体验站点,让孤独症儿童亲身感受科技的魅力。因此,大家开始规划一系列活动,从古代的科技发明到现代的尖端科技,包括活字印刷术、造纸术、科学小实验、无人机飞行体验、人工智能换脸技术、3D打印等,旨在让孤独症儿童深刻体验科技的魅力,并建立科技认知。在老师的协助下,吴景祥与同伴们得到了市残联的大力支持,成功立项了“星智筑梦”科普实践进特教校项目,计划走访我市所有特殊教育学校。目前,该项目已走访了蕉城、霞浦、福安特殊教育学校。
每一场活动结束时,尽管已精疲力尽,吴景祥的内心却充满激情。“在现场,每个孩子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对科技的热切渴望。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尽管社会普遍认为孤独症群体主要需要行为干预以促进康复,但他们同样拥有享受科技的权利和需求。”这正是吴景祥与同伴们所倡导的科技平等的真谛。更令人欣喜的是,志愿者们的反馈惊人地一致——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经历。吴景祥认为,“这正是志愿服务的魅力所在,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力量,为有价值的事作出贡献,共同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记者 陈薇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吴明顺
责任编辑:陈娥
(原标题:宁德师院吴景祥:用专业所长赋能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