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探秘特色“美味”背后的“真香”力量
春节期间,寓意长长久久的线面成为市场上的热销产品。位于穆阳线面发源地苏堤村的福安市好穆阳线面专业合作社,也迎来了忙碌时段。和、发、捶、挤、搓、拉……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
穆阳线面又称“太平面、长寿面”,被誉为福安传统工艺“三绝”之一,是闽东百姓过节、生日寿诞等重要日子的“彩头食品”。作为穆阳镇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线面迄今已有680多年的历史,年产值破亿元。
“原来我们村都是家家户户分散生产线面,但因无包装、保质期短而无法销得更远。这几年,通过创办线面专业合作社,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我们的穆阳线面,还带动农户走上规范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实现增产增收。”福安市好穆阳线面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第十六代穆阳线面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陈华兴说。
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该合作社通过选取优质小麦提升线面筋度等方法,不断精进加工技艺。同时,在改善硬件设施方面做“加法”,改进了烘干房管道、修建了玻璃晒场、兴建了保鲜仓储库,还开启了线面主题公园建设。
“这些工程的顺利投产离不开农行的帮助。”陈华兴说,在合作社转型升级之际,资金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头等大事。农行福安支行从线面生产加工户的需求出发,组织“惠农工作组”上门对接工作,以惠农e贷为抓手组合多种产品模式,为好穆阳线面专业合作社累计提供300多万元贷款,补充了该合作社的资金缺口,助力合作社完成了转型升级。2024年,好穆阳线面专业合作社年生产线面约2000吨,利润近250万元,带动成员人均增收1.5万元。
除此之外,农行福安支行还累计为当地的50户线面生产加工户发放信用贷款900多万元。
无独有偶。日前,记者走进福安市千喜食品有限公司,阵阵卤味香气扑鼻而来。该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将鸡翅、整鸭等卤味进行包装检查、分装打包。
据了解,福安市千喜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其招牌“蜜卤鸡翅”被评为“福建100道名小吃”“宁德十大名小吃”,更是福安人记忆中的“童年味道”。
“从1999年成立之初,我将过年收益存入农行那天起,就开启了双方三十余年的持续合作。”福安市千喜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柳煜告诉记者,该企业的发展升级离不开农行的支持。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千喜产品的迅猛销售及新产品领域的扩展,企业转型发展面临迫切的资金需求。农行福安支行在实地走访中了解到该情况后,结合企业资金需求及后续发展规划,为其量身定制了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发放抵押类贷款1000万元,并根据企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贷款利率,以“随借随还”的形式促进资金高效利用,全面助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目前,千喜食品有限公司已拥有线下二十七家门店和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先进厂房。
“今年我们计划走出福安,将我们的门店开到福州,农行也表示将进一步提供融资支持。”柳煜表示,农行福安支行的支持与帮扶,为企业以后的发展增强了信心、增加了后劲。
支持线面产业与千喜产品发展,只是农行宁德分行助力地方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农行宁德分行立足区域实际,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制定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1+8”跟进落实方案,进一步加强信贷有效投放。
同时,通过加大信贷投放、优化还款机制、用好补贴政策等方式为当地小微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至2024年末,该行普惠贷款余额94.59亿元,共惠及当地小微企业2.3万余户。
下一步,农行宁德分行将持续创新金融产品、不断下沉服务重心,切实以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为宁德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贡献农行力量。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记者 黄璐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吴明顺
责任编辑:陈娥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 | 探秘特色“美味”背后的“真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