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制报 | 柘荣县打造“商企(园区)枫桥”多元化服务品牌
小事不出企 大事不出园
柘荣县打造
“商企(园区)枫桥”多元化服务品牌
福建法治报刊发相关内容
↓↓↓↓↓
柘荣经济开发区位于柘荣县西北部,下辖3个企业园区,157家企业,从业人员9000余人,流动人口4200余人。随着柘荣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涉及安征迁、劳资纠纷、员工关系等矛盾纠纷成了企业和员工共同面临的困扰。
如何破解园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类矛盾纠纷?2022年,柘荣县委政法委、经济开发区秉承“党建引领、法治护航、三联三创、提速发展”的工作宗旨,打造“商企(园区)枫桥”多元化服务品牌,建设一站式多元服务中心(下文简称“服务中心”),努力实现“小事不出企业、大事不出园区”工作目标,构建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站式服务
提升治理服务水平
走进服务中心,记者看到,这里集劳动争议仲裁庭、劳动争议审判庭,园区警务室、多元调解室、职工法援工作室“两庭三室”为一体,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服务中心下设党代表工作室、党员先锋队,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周介任挂室领导,实行党代表亮身份等制度。依托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实现一条热线接访、一个窗口受理、一张网格统管、一站式多元服务,切实解决园区内急难愁盼问题。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党员先锋队通过走访、排查,及时掌握并协调解决企业用水用工、公交路线、电杆迁移等问题60余个。

劳动争议仲裁开庭现场
“过去,企业员工们遇到矛盾纠纷、法律问题等,需要到相关部门反映,员工反复跑、多地跑现象时有发生。”柘荣县委政法委一级主任科员魏定建介绍,服务中心汇聚各成员单位、乡镇、企业等资源力量,变“各自为战”为共建共治,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服务中心自今年建立以来,共受理2起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在县人社部门和入驻服务中心的多家司法部门协作配合下,两家涉案公司已向近170余名农民工发放工资460余万元。
8支队伍
提供多元化服务
每天,由城郊派出所民警、辅警及企业安保人员组成的群防群治队伍都会在园区内开展治安巡逻、定点执勤,认真做好园区内安保工作。
群防群治队是入驻服务中心的8支队伍之一。该中心入驻公共法律服务团、党代表工作队、党员先锋队、商企(园区)服务队、和事佬团队、劳动争议仲裁团队、审判团队、群防群治队等8支工作队伍,为园区提供提供多元化服务。

“商企(园区)枫桥”工作推进会
其中,和事佬团队根据纠纷类别,变以往“派单式”调解为“点单式”服务,实现群众“自个儿选人评理,自个儿服气认理”。今年以来,共调解劳资纠纷、道路建设等矛盾纠纷5个;公共法律服务团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00多人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8场,覆盖3500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服务中心同时也是柘荣县检察院“绿柳”检察联络点。依托服务中心,检察人员在办理园区8家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案件时,多次深入工业园区走访、调研涉案企业经营发展状况。
最终,检察人员综合考虑8家企业在正常经营,共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基于保障就业、保护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理念,对8家企业及其负责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并向税务部门发出要求补缴税额的8份检察意见书,取得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三联三创
护航经济构建平安
“依托服务中心,我们以‘三联三创’为抓手,通过联防、联调、联治,努力实现创优良生产环境,创高效营商氛围,创平安和谐园区工作目标。”城郊派出所所长、园区警务室负责人魏石水说。
为更好地掌握园区动态、服务园区,园区警务室以微信社交软件为依托,向园区企业单位提供集“微宣传、微服务、微防范、微管理、微调解”的“五微”便捷服务。
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园区企业行业协会代表参观一站式多元服务中心
目前,园区警务室已搭建上百个警企联系群,民警实时对各类公安业务办理咨询进行线上答复。
化解纠纷,当事人不在本地怎么办?园区警务室依托“腾讯会议”APP,合力多方调解力量,构建“云调解”模式,实现隔空化解纠纷。这一举措避免了身在外地的当事人来回奔波,实现了纠纷化解“一趟都不用跑”。
“一站式多元服务中心建立后,不仅为我们营造了和谐稳定的营商环境,还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便捷,遇到矛盾纠纷、法律问题等,不出园区就能得到解决,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企业、大事不出园区’。”提及一站式多元服务中心,耀华刀剪配件厂负责人刘宪祥开心地说。
来源:福建法制报、平安柘荣
编辑:林宇煌
审核:林翠慧 周邦在
责任编辑: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