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行动丨霞浦长春派出所:发扬“枫桥精神”,建警民“连心桥”
长春派出所地处东冲半岛、霞浦县东南要冲,以区位交通优越、生态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独特、重点项目密集成为全县具有多元化特色的滨海派出所。近年来,长春派出所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内涵,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总体要求,以争创“多元化解矛盾、全方位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的“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目标,全面创新“党建引领、畅通民意、凝聚民心、激发活力”的治理方式,从具体问题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解决突出问题,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把派出所打造成“警民连心桥”。
联创联建,筑牢战斗堡垒
自创建枫桥派出所以来,长春派出所始终在发挥职能作用上谋划、推动“平安辖区”创建,积极与辖区村居党支部对接沟通,定期举办联创联建交流会,以共同上党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固本培元,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辖区落地生根。
长春派出所推出了以“枫桥堡垒、团结旗帜”为主线的党建引领思路,突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联创联建为抓手,与辖区各村居党支部开展联创联建活动,社区民警进“两委”班子,加强区域警务协作,有效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同时,该所利用党团活动室、党建文化墙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党日活动、主题活动;党员民警主动“亮身份、亮特长、领任务、做贡献”,对困难群体提供帮扶。党小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警民关系不断融洽。
多元化解,实现矛盾不上交
基层治理,一大难点就是化解复杂多样的基层矛盾。面对群众情绪激动、事实牵扯不清的一些争端与纠纷,彻底打破了公安机关、村居各自单线调解、分头处置的局面,解决“讲不透、管不住”的问题,该所牵头建立了村民小组、村委会和镇三级联调机制,将派出所、村干部、乡贤、网格员、司法调解员等力量拢到一块,根据矛盾的大小、类别和复杂程度逐级启动,推动矛盾就地解决。
探索建立“三结合”信访工作法,结合村干部携手共同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和涉访苗头动向;结合镇司法所、各村警务助理联合开展“警法联调”和“警调对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结合党委政府在政策范围内,为涉访重点人员切实解决实际困难,打造“纠纷调解+法律援助+法制宣传”三位一体的调处机制,有效实现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联动共治,确保平安不出事
长春派出所以“一村一警”为载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按照警务跟着警情走”的理念,适时调整警力配置和勤务模式,在各村选定治安中心户,以老党员、老干部、村主干为骨干成立治安联防队,持续增强联防联治力量,最大限度发挥警务室工作实效,不断织密辖区联动共治的大网,推进警力融入基层,实现警务前移。
按照“多建群、建小群”的工作思路,与辖区各村居、企事业单位、个体商户逐一建立工作微信“民心群”,加强同群众的实时沟通联系,做好各类可依靠、可管理、可组织、可利用、可调动的群防群治力量,及时通报辖区治安情况,收集辖区情况信息,实现警民之间的互联互通。
落实常态化法律宣传,定期到企事业单位、个体商户、学校、村委等地开展专题法律宣传,收集民情信息,加强警民、警企联动,推动公安工作重心下移,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打牢公安工作群众基础,走出一条新时代乡村警务治理的新路径。
整合共享,做到服务不缺位
以科技管防为抓手,将传统警务与智慧警务有机结合,依托“三位一体”平台,推动远程执法平台建设,在农村交通劝导站、校园周边、车站码头、景区、沙滩等部位架设监控点位、语音播放及视频显示设备,对交通要道、景区、村活动室等治安热点地区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及纠纷险情做到迅速定位、现场曝光、及时警告,实现警力“云端投送”,提升警情预防、预判和先期处置能力。
在服务群众工作中,树牢“亲情服务”理念,围绕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想办法,出实招,由各警务网格、警务室民警、辅警组建成立志愿服务队,围绕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的实际情况,坚持派出所牵头、警务室配合,组织民警、镇村干部利用周末和日常下班时间,对辖区老弱病残孕幼群体开展关心关爱、权益维护、矛盾纠纷调解、法治宣传等活动,形成服务与工作双同步的局面。
同时,为特殊群体及孤寡老人推出 “出诊”式上门服务,并适时推出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绿色通道”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公安服务”,实行网上微信预约及咨询,实现警务“不打烊”、24小时“高效服务”,全方位推进零距离和一次办好的服务理念,确实提升辖区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来源:霞浦公安
编辑:林宇煌
审核:林翠慧 周邦在
责任编辑: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