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双溪:念好人才“三字经” 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屏南县双溪镇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着力在“聚、育、用”上下功夫,夯实人才基础、厚植人才优势、激活人才“引擎”,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念好“聚才经”。以乡情乡愁为纽带,通过落实帮扶政策、健全社会保障等举措,回引54名乡土人才返乡发展,吸引福建省裕田生态农业、屏南玉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18个优质项目落地。将14个村、1个社区按产业和地域划分为5个片区,选派5名政治素养高、党性观念强、工作能力强的中层干部任片区长,2名党政领导班子任挂片领导,以乡村振兴试点村/示范村、产业薄弱村为工作重点,引导党员干部眼睛向下看、脚步向下迈,把精锐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新录用的选调生到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助理,协助开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等重难点工作,进一步缓解党员老龄化、“两委”班子学历不高、年龄偏大等困难。
念好“育才经”。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小组会议,专题研究讨论人才工作重大问题、重要政策和重点项目,指导督促各职能部门将业务工作与人才工作同安排、同进行。制定出台《关于乡村振兴重点产业人才工作实施方案》,从人才引进培养、作用发挥、服务保障等方面,制定10条切实可行、含金量高的激励机制,确保人才发展工作方向明、任务清。大力实施头雁人才培育工程,重点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技术带头人、基层农技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全覆盖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涵盖各类人才100余人次,全面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念好“用才经”。注重把优秀返乡创业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致富带头人等选进村“两委”班子,将15名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培养,推荐表现优秀的3名乡土人才为“两代表一委员”以及村“两委”班子。围绕产业、文旅等领域发展需要,引导乡土专家张育龙回村创办屏南县玉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动8户村民种植高山晚熟葡萄,实现增收。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与复旦大学探索建立学术研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指导服务、人才培养等合作模式,构建“高校专家+本土科技人才+乡村技术能手”三级人才培带机制,与高校实现互促双赢。
来源:屏南组工、双溪镇
编辑:林宇煌
审核:刘宁芬 周邦在
责任编辑: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