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福鼎新闻

福鼎市政协:创新开展文史工作 合力擦亮文化名片

2020-10-19 17:12 来源:宁德网

宁德网消息(叶陈芬 甘欲杰 )

充分挖掘地方历史和风物、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扎实做好文史资料、利用地校合作学术“赋能”、培养和壮大文史工作者队伍……近年来,福鼎市政协采取一系列举措创新开展文史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福鼎市文史事业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是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事业。如何让政协文史资料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发展,如何对福鼎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阐发,福鼎市政协始终在探索。

福鼎市政协首先创新运用了地校合作模式,为文化建设“赋能”。福鼎市政协分别与厦门大学民间文献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团队开展合作,组成了一支地方与高校联合、跨学科的专门研究团队,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大型的地域文化建设工程,如出版各类文化研究资料、举办高峰论坛、拍摄记录片等,让福鼎地域文化大放异彩。

在2014年,福鼎市政协便与厦门大学“结缘”,厦大多次组织专家团队前往福鼎,开展太姥文化研究工作。经过两年的艰苦采编工作,2016年,由福鼎市政协主导编撰的《太姥文化:文明进程与乡土记忆》一书出版,全书近120万字,从地域、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等14个人文视角,针对太姥文化这一地域文化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系统地展开论述,全面展示了太姥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文化特质,在业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厦门大学教授张先清对这种地域文化研究的“福鼎模式”表示了高度认可,“通过地校合作开展地域文化研究项目,不仅可以有效发挥政协组织的主力军作用和高校的专业科研优势,而且还可以将地方单一、有限、短暂的地域文化建设模式上升到多元、广角、持续的学术研究层面,有助于地方文化品牌的塑造。”

除了把专家团队“引进来”,还要积极“走出去”,福鼎市政协曾多次选派当地文史工作者到华东师范大学文献研究中心学习,进一步提升文史工作者的学术水平与业务能力,帮助福鼎建成一支善干事、能干事的文史工作队伍。

其中,既有德高望众、长期从事史料征集的“老专家”,又有年富力强、对文史工作充满激情的爱好者,福鼎市政协鼓励广大文史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本职工作自觉投身到文化建设的实际行动中来。并且通过定期举办文史工作座谈会、文史人员培训班,提升文史专员队伍素质,史料征集、编纂出版的能力与成果质量也进一步提高。

富有新意而有力的举措让福鼎市政协文史征编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已出版各类文史资料丛书13本,编辑出版工作实现新增长、新突破。目前,福鼎市政协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大力推动《福鼎乡镇文史丛书》的编撰工作,此辑书刊涵盖福鼎市下辖17个乡镇,旨在通过地方文史资料全面记录、书写近现代福鼎乡村社会变迁发展进程,展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蕴。

“政协组织具有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在推动文化建设中既是建言者、推动者,还是参与者、组织者。”福鼎市政协副主席丁一芸说,“在激活地域传统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上,福鼎市政协将一如既往发挥重要作用,为提升地域文化自信、推动福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刘宁芬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