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福鼎新闻

鱼儿满仓鸟归巢

2016-11-22 08:50 来源:宁德网 徐守武 张文奎

宁德网消息(记者 徐守武 张文奎)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党员要干练,全力抓党建。近年来,福鼎市嵛山镇鱼鸟村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以党建带村建,带领群众积极探索“渔农旅”三位一体的海岛渔村发展模式,吸引村民返乡创业,发展海岛旅游、种植香砂富农增收,让昔日落后的鱼鸟村——

11月17日,记者来到嵛山镇西北部的鱼鸟村,温润的海洋性气候,让初冬的海岛依旧草木葱茏、温暖如春。高地远眺,错落有致的海岛民居依着山坡缓缓延伸向海边,再远处是湛蓝的海水和随波荡漾的渔船。走在干净整洁的村道上,迎面吹来的徐徐海风,海岛风情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这可不是鱼鸟村原来的模样,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村民主要靠海为生,单一落后的产业让村民忙于生计,村里基础设施一度落后,脏乱差成为制约旅游发展的最大阻碍,但如果要实现村民生计模式转型,依托海岛资源发展旅游又是必由之路。“面对矛盾,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完善基础设施迫在眉睫。”80后村支部书记郑守银说。

工作千头万绪、困难重重,一切改变都离不开党建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领头羊”作用。鉴于此,嵛山镇以换届选举为契机,积极引导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党员选拔进村两委班子,换届后的5名村两委班子中致富能人达到4名,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6岁,班子年轻,干事创业热情高。

为提升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战斗力,该村还组织年轻党员到赤溪、潋城、柏洋等周边党建示范村及美丽乡村参观考察,努力把党员干部培养成为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同时,该村还积极健全落实党建目标管理制度和民主议事制度,召开两委会共同研究探讨、确立各类目标,组织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共同研定、逐条通过,确定“管理目标”并公开接受监督,落实项目专人负责制及党员群众联系项目监督制,及时规范公开党务村务制。

有了组织和制度保障,民生实事桩桩件件得到落实,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者来到该村下辖的芒垱自然村,远远就看见美丽的月亮湾犹如一弯新月宝石嵌在岸边,海岸上新建的木栈道如宝石上的镶边,与弯景完美融合。拾着村民就地取材修建的台阶而上,来到投资70多万元新建的阳光鼓观日平台,美景更是尽收眼底,渔船披着夕阳幸福归航,紫菜养殖场在余晖中影影绰绰,尽显人文与自然和谐之美。

据了解,该村党支部针对群众普遍反映的出行不便、网具乱堆放、路灯不够亮、文化生活匮乏等问题,通过自筹、争取部门帮扶等形式,筹集200多万元完善环村公路、村内道路、活动场所、路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齐心协力清理陈年垃圾及海飘物1000多吨,硬化排水沟700多米,新添置50个环保垃圾桶……

今年以来还完成改造村内道路800多米,卫生公厕2座,新增100盏景观路灯、群众健身文化广场、80米旅游文化长廊和占地800度平方的渔网具堆料场建设。

晚饭过后,记者徜徉在华灯初上的鱼鸟村,一扫偏远海岛冷清孤寂的刻板印象,觉得温暖舒心。“以前村里脏的晚上根本不想出门,更别说留住游客。现在可好了,晚饭后、散散步,看看海景,来旅游的城里人都羡慕我们的生活。” 村民郑斯文高兴地说。

村容村貌的改变,提振了士气,激发干部群众创业发展的信心。该村支部立足嵛山岛特色旅游资源,提出“生态立村、旅游兴村”的发展新路,引导鼓励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创业致富。村党支部副书记江月珠带领10户群众合股筹资100多万元利用闲置的旧校舍开发“吃、住、娱”一体的旅游渔家乐,每户群众年增收3万元以上。

村里发展好了,也纷纷吸引在外拼搏的村民“归巢”创业。多年在外的年轻党员康志勤看准海岛种植海良姜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建设了130亩海良姜特色农业种植基地,成立了海良姜专业合作社,带动50多户群众参与种植,目前全村共种植海良姜300多亩,农户每年可增收5000元以上。

“我们现在合作社现有社员103户,不仅带动本村发展,还辐射全岛5个村庄,好多村民都抢着要加入合作社,但基于市场现状和合作社发展计划,我们适当控制规模,不然社员能达到300多户呢。”康志勤说。

党支部还引导10名芒垱自然村在外乡贤回乡投资成立了蔓丹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全村65户群众集资300多万元开发“渔耕乐园”项目,带动80多名群众实现就业。

“我们还成立了党员义务保洁队,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建设成果。目前我们引资成立渔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农户闲置民房开发渔村创意文化特色民宿,积极开发景点,我相信村民的日子将越过越好。”郑守银望着月亮湾上渔船的点点灯光,憧憬着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海岛 鱼鸟村 村民 党员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