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频道 房产 房产动态

全国政协委员杨铿:要创新机制推动精准扶贫战略落地

2017-03-13 10:41 来源:人民网

全国政协委员、蓝光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

【中国网·地产中国·两会特别报道】“通过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发展致富产业,变输血为造血,创新建立脱贫的长效机制,改变过去简单的直接‘资金扶贫’模式是根本方向。”2017全国“两会”期间,针对扶贫问题,全国政协委员、蓝光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提出,要用机制创新推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精准扶贫战略落地,完成中央提出的2020年彻底消灭贫困这一艰巨目标的全面达成。

自2013年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以来,全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近1亿人,下降至2015年末的5500余万人,3年累计脱贫人口超过4300万人,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但从扶贫的总体目标来看,尚有一段距离。

为此,杨铿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建议一:以产业扶贫为基础。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建议各省市政府牵头成立产业扶贫工作平台,用互联网思维在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和沟通对接,实现企业与贫困地区资源的有效整合。

当前,很多企业和企业家都有参与产业扶贫的意愿和想法,但在扶贫的具体方向和信息上存在瓶颈。如果各级政府能够牵头搭建产业扶贫工作平台,让众多企业就有了施展的空间和舞台。产业扶贫平台组织贫困县/村、扶贫企业、慈善机构、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对接,确保瞄准帮扶对象;搭建产销对接、银企对接、研企对接的平台,促进企业与农户、金融机构的有效对接,确保贫困地区的实际困难和扶贫企业的产业能够相结合。

同时根据企业自身的条件、能力开展。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定点帮扶贫困村,实行“整村推进”帮扶;条件具备的可以与贫困村进行结对帮扶,开展“村企共建”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其他同样也有爱心的中小企业,则可以以平台为纽带,以出资参与“众筹”的形式,共同参与扶贫事业;同时要求各级政府建立扶贫工作平台的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

建议二:以教育扶贫为根本。建议由政府牵头设立教育扶贫基金,吸引企业参与。在此基础上设立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两种不同的教育扶贫模式,既保障适龄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又切实提升赋闲劳动力、尤其是50/60中老年无业人口的基本谋生技能。

政府以扶贫专项资金牵头设立教育扶贫公益基金,吸引、撬动企业参与,就能够把零散的资金进行集中,并依托政府的资源优势,聚焦于贫困地区教育和基本技能培训事业,更多的以捐赠学校、培训老师、资助上学和基本技能培训等形式,尽力让适龄学生和适龄劳动力能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接受技能培训。

尤其是在保证适龄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再增加对贫困地区赋闲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教育,比如针对贫困地区五六十岁中老年人的清洁、保安、修理、养殖等岗位技能培训。赋予他们基本就业的技能,这是贫困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保证贫困地区不再脱贫返贫的根本途径。

建议三:各级政府部门出台切实的系统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产业扶贫与教育扶贫。

各级政府应统筹协调财政、税收、农业、国土、林业等部门,制定出台具体可实施、可操作对企业参与产业扶贫与教育扶贫的资源配置政策和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

1、无偿捐助的税收抵扣、扶贫项目支持、企业贷款贴息、企业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2、对企业参与扶贫的项目开发,各级各部门在政策范围内给予大力支持,优先安排农业产业化资金,优先安排财政贴息贷款,优先安排土地使用计划,优先享受产业扶持政策;

3、对在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以及农民培训、基地认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给予一定的补助或奖励。

责任编辑:叶著

(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杨铿:要创新机制推动精准扶贫战略落地)

关键词

政协委员 扶贫 落地 机制 战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