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岩:数字经济与产业转型——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2)
这里我举一个传统产业墓地行业的例子。这家墓地企业把墓碑做成了增强现实的产品。当民众来扫墓时,拿出手机墓碑里的亲人就会出现在屏幕上,通过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术用熟悉的声音进行交流。这种做法把一家墓地企业从传统的地产型行业转型成了数字空间的出售者,因为它满足的是人们对信息传承的需要,而每个人都有传承信息给后人的需要,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新的产业。对个体而言,每年支付100元让自己的形象、声音、思想一代一代延长下去,显然是值得的。对于一般民众而言,不会只购买一年、两年的传承,而会购买200年、500年的传承,这就使得这种商业模式能够更为持久。墓地行业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行业,这个行业一旦跟新技术融合,我们看到它创造出的新经济形态能够带来巨大价值。
2015年国务院推出《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互联网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互联网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2018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从这一年开始,实体经济将逐渐数字化,逐渐向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城市、产业、企业而言,都是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意见》还指出“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这意味着到2025年我国各个行业数字化转型将告一段落。这是中国在未来几年里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世界经济正面临着巨大变革,给中国企业成为世界领先者提供了机遇。这里我举一个在美国做的调查,调查的对象是规模在250名员工以上的企业中的高管,一共1254人,调查的问题是“您是否认为未来12个月内数字技术会对您所从事的业务造成影响”?几乎所有行业的调查者都回答一定会造成影响。这意味着这轮数字化变革是全球范围的,越是客户密集型行业,越是商业模式比较老的行业,受到的冲击会更大。
首当其冲的是保险行业。回顾保险的发展历程,最初保险是朋友之间互相担保的一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社交网络。保险是有社交属性的,只不过在工业时代把它变成了工业产品,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种千军万马卖保险的业态。保险业面临的是怎么减少中间环节,让保险再度成为民众参与的朋友之间担保的一种业态,也就是社交保险。社交保险利用的基本信任机制,这跟传统保险不一样。在传统保险中,往往认为这个人可能会骗保,所以用很多风险评估模型评价保险产品的盈利状况,保险说明书厚厚一沓,民众根本没法看,也没法看懂,成了把看不懂的产品卖给客户的一种经营模式。而社交保险消除了大量中间环节,经营成本大幅下降,每个投保者既是被保险者,也是保险者,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保险业态。
其次是教育行业。教育行业面临的变革涉及到知识传播和知识创造的方式改变。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来自于对知识的传播和创造。过去知识传播和创造体系是以大学、科研所为核心的,这是一种以少数精英为核心的精英化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方式曾经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现有的精英传播、精英创造的模式受到了新的挑战。教育变革需要构建一种新的知识传播和创造平台。在这方面,一些大学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比如MIT和哈佛大学,在2012年推出EducationX(教育的未知数)平台。Education X平台打破了原有大学的围墙,让更多的人成为知识传播者,让更多的人能够进入大学学习,从而改变了教育生态。很多人把Education X平台称作教育界的“海啸”,因为它是教育民主化的革命。
这里我举一个职业教育的例子。比如,“42”学校就把教育民主化行使到了极致。这里可以没有教师,没有教室,没有教材,没有教学计划,所有的人都可以是知识的传播者。当然,主要是带领学生做项目。每一个进入学校的人都可以组成不同的团队,三人一组承接来自企业的实践项目。企业为什么把项目放在这里?因为如果企业不放项目就会没有机会在平台上招聘,而平台上的学生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企业不仅是项目的提供者,还是项目的指导者,指导学生完成具体项目。一般一个月左右完成项目。如果指导者觉得合格了,学生就可以拿到一个学分。一般而言修满17、18个学分学生就可以毕业。
在传统教育看起来,这些学生的知识该怎么学?天天做项目没有学习知识,是不是不负责任的教育?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我们拥有大量的在线教育资源,可以发挥每一个成年学生的自主性,做项目所欠缺的知识他自己最清楚。比如不会java语言,以前我们会开设这门课程,讲上64个学时,学生还未必能够学会。现在因为做项目,学生需要马上到网上的java社区找那些高手讨教,学习的自主性就加强,原来一个学期才能学会的东西,现在可能一个星期就学会了。这是在实践中学习的一种教育模式,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对于知识传播和创造而言也是一种全新的思路。
教育变革对企业来说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对个人来说是成长路径的改变。在优达学城(Udacity),一些优秀的企业开始设计学位,比如谷歌公司的纳米学位(NanoDegree)。获得了这个学位,可以申请谷歌公司的职位,一旦申请到,可以说一生的职业生涯都畅行无阻了,因为谷歌的职位在市场上是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的。这种到优达学城设置学位的模式,体现出企业对人才的争夺已经延展到了高中,甚至更早阶段,意味着企业参与人才的成长过程,从而使得需求方跟知识的供给方更直接地连接,这是教育模式的一种新的尝试。
中国在互联网前两次浪潮中很好地把握了机遇,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一方面,数字经济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各行各业都在通过数字化构建更敏捷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在数字化过程中,孕育了更多新的产业和企业,推动中国经济向数字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