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服务 新闻资讯 闽东之光---平凡的劳动者征文获奖作品

【三等奖】郑红弟/“灰楼”里的温馨记忆

柘荣县乍洋中心校

2016-09-18 10:15

我的老家在乍洋徐庄,这里出了两个名人,一个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三灾六难压不倒”的全国劳模郑邦德,一个是2005年为救落水妇女而牺牲的首届感动福建十大人物郑邦明。两个世纪两个英模,影响着我的过去也感动着我的现在。特别是我的叔叔郑邦明,在我的记忆深处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记得小时候,徐庄没有学校,孩子们要走两个半小时的山路,去村外上学。一到晚上村里黑乎乎的一片,烧火煮饭时,孩子们就借用这微弱的火光做作业,大人们要是做家务,缝补衣服,只好在柴火的微光中进行。大约是1978年,叔叔郑邦明当生产队长时,发动大家建了一所徐庄小学。

那时所谓的“学校”,有点像农村的灰楼。我们村的农民为方便春耕秋收,用泥土夯的四面墙,在上面简陋铺几排瓦片的灰棚,乡亲们把它叫为“灰楼”(土话叫“灰斗”)。那时候没有化肥,有机肥就是农民上山耙草、割铁芒萁烧灰后,把灰料存储在灰楼里,作为来年开梨做农肥用的。灰楼也是秋收时临时储藏禾稻谷和生产工具的场所。

我们班上没有像样的课桌,没有像样的黑板和桌椅。开学时,村里的当家人郑邦明就把我们农村照亮用的手电筒废弃的电池收集起来,用锤子刨开外面铁皮硬壳,再把里面的炭酸硅纳的黑色的配料用水一拌,用刷子在土墙上刷几刷,就是黑板了。

叔叔郑邦明和村里大多人一样也是文盲,他的童年也是在上山砍柴、进城卖柴中度过,没机会上学,没文化是叔叔最大的遗憾。灰楼建成时,很多家长都没有让小孩上学的意识,放牛、砍柴、帮家城做农活,伴随着孩子们日复一日的成长。叔叔挨家上门,动员村里的孩子来上学。他在村里时,是徐庄小学最鼎盛的时期,村里的28个孩子都来学校念书,我是其中一个较为顽皮而又好学的。

当时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是邻村在公社中学读了几学期初中课程,因为家里缺少劳力而回来帮助家里做些农活,减轻他家里负担的一个憨厚小伙子。因为他母亲是我们村庄的,平时他经常到我们村里做客,几个大一点的学生之前跟他一起玩耍过,同时他也年大不了我们几岁,因此他上课时,几个个子大一点的学生,压根儿不把他当做老师来看待,也像平时要好伙伴一样。有时候课讲到一半,同学们就会起哄,闹着玩,课堂就成了游乐场。叔叔知道后,火冒三丈,把为头的我教训得服服帖帖。

到了二年级,灰楼校舍已经破败,村里着手建新校舍。这期间,几十个学生就聚在村民家上课。然而那时村民的集资款用完了,校舍还没法封顶,很多孩子索性不去上学了。看到孩子们辍学,叔叔郑邦明急了,他瞒着家人,借来5000元,投入建校。婶婶知道后,和老叔叔大闹一场,一个多月没理他。乡亲们被感动了,拿出了家里卖猪的钱,甚至给女儿办嫁妆的钱,终于建成了一座500多平方米的新校舍。看着孩子们回到宽敞明亮的教室,沉默寡言叔叔难得开心地笑了。

我在这里读完小学,考上当时的闽东名校福安师范,毕业出来后,自告奋勇回到老家徐庄教书。先后八年,培养了大约200多个学生,如今他们各有所长,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有时候还有学生回到徐庄看看“灰楼”,师生们一起回忆那时候的艰辛幸福的日子,感慨已经离去的英模郑邦明。后来这座学校被改造为郑邦明事迹纪念馆,以祭慰他的英灵。

人生犹如白驹过隙,一晃我已走过了四十个春秋。而今天当我把目光再次聚焦在这个曾经无数次让我热泪盈眶,难以割舍的农村热土时。可是已经找不到当时的缩影了。现在农村学校,已经不是当年那种处在半山坡的“灰斗”了,而是建在村地理位置最好,按农村的说法就是最有“风水”的地方。学校设计标准规范,抗震级别高,在村里是最体面、最气派、最漂亮的房子。教室设施齐全,宽敞明亮,安全舒适。至今从灰楼已走出了五年中专生,两个大学生,各行各业的能手也有五个。而今天我们乡镇的所在的学校,也就是中心校。和那时比那简直就是天上人间。我想叔叔若知道这一切,在地下也该安息,也会再一次难得的笑了吧。

关键词

郑邦明 灰楼 叔叔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