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服务 新闻资讯 闽东之光---平凡的劳动者征文获奖作品

【二等奖】吴文胜/绿色小邮包,背出一个民间博物馆

屏南县

2016-09-18 10:20

一个人在退休后还能做什么?已近古稀之年的张书岩,干的这一番轰轰烈烈的爱心公益旅游事业,给后来人一个铿锵有力的回答。

2009年8月,张书岩年满60岁退休。原本可以享受清福了,但他闲不住,回到家乡漈头村想为乡亲做点事。漈头村距县城5公里,邮件投递由临时工进行不定期服务。为方便群众,他承担起义务投递邮件工作。起初,乡亲们见到他背着“绿色邮袋”登门就要掏钱,听到“免费服务”的回答后,无不拍手叫好,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张。如今,老张忙不过来了,他的二儿媳接过“绿色邮袋”,成了他的接班人。

漈头村中有条美丽的鲤鱼溪,溪边有个鲤鱼池,池边是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场所。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文物抢救与保护知识,老张因地制宜,在池边墙上用“钓鱼丝+竹夹子”的办法,设置简易阅报栏。虽简易,但看报的群众却不少。

县领导周芬芳看到群众围着这个简易的阅报栏阅报,大为感动,拨款2000元赞助。老张制作一条长4米,价值3000多元的精美阅报栏。县纪委书记凌庆贤获悉后,专程带领县纪委班子前来调研,并与老张联手,创办廉政文化建设长廊、屏南县纪委廉政教育基地和清风正气史鉴馆,让村民和游客接受廉政文化教育。长乐市80多岁的雷锋文物收藏家庄雄兵,将其花费毕生精力收藏的雷锋塑像、邮票和徽章等数百件藏品赠送给老张的博物馆收藏展出。县委宣传部、纪委、团县委、教育局等七家单位共同筹划,依托耕读文化博物馆,成立雷锋精神教育营地。县消防大队、人防办、计生局等单位与分别与老张联手办起消防宣传、防空知识、计生知识等宣传专栏……

如今,那个“钓鱼丝+竹夹子”的简易阅报栏,已经发展成为16米长的阅报长廊、近200米长的廉政文化、耕读文化长廊、雷锋精神文化长廊。老张在长廊上安装了明亮的电灯,让村民在夜晚也能阅报。

漈头古村为屏南“四大书乡”之首,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远近闻名。在给村民送信过程中,老张发现村里文物古迹受到严重破坏。为保护抢救村里的古(文)物,他开始搜集被人遗弃的农耕工具,请师傅修复后,设一个“耕读文化小展室”进行展示,意在唤醒村民对古(文)物的保护意识,同时想在文化层面为屏南旅游业添砖加瓦。

想不到,老张的“耕读文化小展室”引起众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关注。2010年秋,省政协原副主席陈增光到漈头村调研发现后极为赞赏,挥毫题词:“乡村旅游大有作为,收集民俗文物功德无量”!老张倍受鼓舞,想创办一个耕读文化博物馆。

老张通过借、租、赠、买、寄等方式搜集古(文)物,走了一条艰辛的道路。离城关40多公里的前塘村有位90多岁的缠足奶奶病逝,老张前往吊唁,在即将焚烧的遗物中抢救出两双“三寸金莲”。溪角洋工业园区搬迁坟墓,他钻进墓穴中,找到一顶破官帽和一个小银饰。在一座百余年的亲戚古宅里,全身挂满蜘蛛网的他搜到一根“他爷爷的爷爷”用过的竹制菜籽筒。老张遇到诸如此类的辛酸事不胜枚举。

要创办一个耕读文化博物馆,谈何容易?老张虽然搜集了一万多件古(文)物,但是馆舍在哪里?

经考察,他选中漈头村南洋路一排12幢连片的古民居作为馆舍。这一排明清时期的古民居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因年久失修,有的濒临倒塌。只要能维修起来,它们本身就是一个古民居博物馆,但是即使只是简单维修少说也得投入一百多万元人民币。这对于一个工薪族家族而言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老张异想天开的想法,遭受到家人们的坚决反对。

“保护一座村庄的文物,就是承接一座村庄的根脉,挽救一座村庄的生命!”经老张疏导,一家人从反对转为全身心的支持。

挤,省吃俭用节省资金;借,全家出动向亲友借款;贷,拿出工资卡、房产证贷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全家老少的共同努力下,一座、两座古民居被修复起来,一个、两个博物馆相继被创办起来……

办馆过程中,在中纪委副书记陈文清、国家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省文物局原局长郑国珍、宁德市委书记廖小军、美国安德博士和德国布拉高夫博士等一大批国家、省市县领导、国内外文物专家的题词鼓励,甚至捐款赞助下,小展室迅速拓展。如今,在十二座清代古民居内设历史文物博览馆、农耕文化展览馆和清风正气史鉴馆等十一个展馆,展区面积3000多平方米,馆藏历代古(文)物三万余件。已初步打造出“十一展馆、三个基地、三条长廊”的展览规模,被中外游客、专家学者誉为“民间故宫”!

短短几年,免费入馆参观的游客30多万人次,游客遍及五大洲23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新华侨报》《香港晨报》、加拿大《星星生活周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美国ICN电视台、台湾电视台等100多家线上、线下媒体进行了报道。老张先后被评为中国“爱故乡十大年度人物”、省“五好文明家庭标兵”、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年近古稀不言老,壮志未酬誓不休。老张认为,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彩排。他自信地说:“要再接再厉争取把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办成白水洋的另一个精彩世界,名副其实的民间故宫!”

关键词

老张 耕读 漈头村 古民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