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人智慧·宁德】开栏之作:宁德廊桥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有一段横跨汴水的“虹桥”,举世闻名。长久以来,人们认为汴水“虹桥”的营造技艺,早已失传,却不曾想,900多年后,在福建宁德山区被大量发现,这种“虹桥”叫木拱廊桥。廊桥它的神奇之处在哪呢?别急,和我一起去看一个“魔术”。
跟大家开了个玩笑,这不是魔术,刚刚我们的非遗传承人给我们展示的是木拱廊桥的搭建原理,这就是它的神奇之处:整座桥不用一枚钉子和一寸铁,只凭椽靠椽、桁嵌桁,横跨崖壁山涧几十米,河上架桥,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这种集巧夺天工的技艺和古老审美为一体的桥梁,被誉为世界桥梁史上的“活化石”。

谢文清
据普查,中国现仅有木拱廊桥不到110座,宁德就有50几座,其数量之多、工艺之精准、保存之完整、历史延续之久,在全国实属罕见,在中国桥梁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09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9座木拱廊桥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千乘桥(张峥嵘-摄)

杨梅州桥
廊桥的发明者、设计者、建造者是以渔、樵、耕、猎为生计的农民,作为家庭的延续,廊桥提供了遮风避雨、休息交谈的社交场所,提供了互通有无的贸易市场,甚至家族办酒、婚丧嫁娶、登科庆贺、生子庆寿等活动都要在廊桥举行。廊桥一旦建成会被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当地百姓都会世代守护。

广福桥
现如今,我们走进廊桥,半是回味古人的浪漫,半是寻梦、寻找精神花园,并使身心获得畅快淋漓的洗涤。跨越廊桥,也就跨越了历史,沿着祖先的脚步,我们搜寻同先人对话的机缘,追寻自己生命中的文化基因。


《闽人智慧》之宁德廊桥,请收下这张古老而璀璨的宁德名片。

编导 / 陈小虾
摄像 / 吴圣锦 郑镇 孙伏明 刘霄鹏
剪辑 / 陈宏
包装 / 李婧
监制 / 周邦在
总监制 / 郑承东 崔柳
特别鸣谢:宁德市文化和旅游局
宁德市博物馆
寿宁县文体和旅游局
【END】
编辑:淑琴
审核:刘宁芬 周邦在
责任编辑:陈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