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评:牢骚满腹不如埋头干事
陈展华
四月下旬,笔者参加一场一年一度的大型评选活动。绝大多数评委来自高校和文化部门,所谓文人话多、高论多,牢骚也盛。其中几个抱怨宾馆的被子太厚,不得不开空调,可是开了空调机,噪音大,睡不好觉。
我笑着跟大伙分享经验:“入住第一天,就把厚厚的被芯取出,只盖被套,不冷也不热,刚刚好。”
次日早餐时,大家都夸我出了好主意。宾馆经理得知此事后,决定在春秋两季换上二八天的被褥,相信此举,方便旅客不说,肯定会省下一大笔电费。
时下,面对生存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以及种种不仁不义不文明现象频出,不少人无所适从,进而心灰意冷、满腹牢骚,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心,好像全世界都亏欠他似的。
我的一位朋友就属于这种情形。入职机关单位五六年,他不满意个别领导独断专权、自私自利;看不惯同事两面三刀、阿谀奉迎,听不进朋友逆耳忠言、关切之音。辞职之后,一时半会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处处碰壁、怨天尤人。
“牢骚太盛防肠断”。毛主席的教诲如醍醐灌顶、直指人心。牢骚满腹不仅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家庭的和谐稳定,更影响人际关系、日常工作。
转念头至关重要。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情绪有喜、怒、哀、乐,悲观、乐观,焦虑、愉悦,忧伤、快活等等。转念头就是转变情绪,把负面的转成正面的。古人倡导“风来竹面,雁过长空;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的待人处事原则,是应对消解负面情绪的灵丹妙药。
笔者有过这方面的体会,许多年前,我兢兢业业,颇有建树,却总是得不到分管领导的认可,而且时时处处打压刁难。明里“斗”不过领导,暗地里,少不更事的我在他人的唆使下,到处说领导的坏话,甚至写文章讽刺挖苦。可做上述这些事时,我并没有丝毫的快意,反倒患得患失。
终于有一天,我几乎同时看到《易经》中的“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这句话和孟子的名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打那以后,我再也不刻意理会领导的恩怨情仇,老老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不两舌、不妄语、不恶口。久而久之,领导似乎有所察觉,说不上好,但基本上相安无事。
实践证明,牢骚、抱怨、嘲讽、愤怒等不满情绪和行事方法,不仅不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反而激化矛盾。就如上述专家评委,把棉被芯从被套中取出不过举手之劳而已,可再三抱怨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颜氏家训》说:“无多言,多言多败。”难道不是吗?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一个人动辄发牢骚、使脾气很可能一败涂地,为他人所不耻。故而,与其抱怨牢骚、搬弄是非,自虐虐人,不如老老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或力所能及地为大众办点实事,做些贡献。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