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周宁新闻

周宁:工伤无情惹纠纷 “所所联调”化矛盾

2025-07-03 10:49 来源:闽东日报

6月16日晚,在周宁县社会矛盾排查调处中心,随着当事人张某某与李某在调解协议书上郑重签下名字,一场历时数月的工伤赔偿纠纷终于在多方合力调解下尘埃落定。这份来之不易的协议,凝聚了礼门司法所、狮城司法所和周宁县社会矛盾排查调处中心三方工作人员的心血,也彰显了基层调解“所所联动”机制的高效与温情。

事件的起因要追溯到2024年10月15日。工人张某某受雇于李某在礼门乡某村务工时,不幸发生意外,导致右手受伤。次日经周宁县医院诊断,其右手第五指指骨骨折,且本身患有2型糖尿病。雇主李某虽全额支付了张某某在医院期间的诊疗费用,但双方就后续的误工、护理、交通等各项赔偿金额始终未能达成一致,多次私下协商无果。张某某遂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

礼门司法所受理此纠纷后高度重视。考虑到张某某居住在狮城镇,往返礼门多有不便,为切实解决群众困难,礼门司法所主动打破地域限制,于今年6月16日下午,派遣调解员专程赶赴周宁县社会矛盾排查调处中心,联合金牌调解员林陈水及狮城司法所调解员,共同组成调解团队,在中心对双方当事人展开集中调查谈话。

调解团队迅速厘清了矛盾焦点。调查显示,雇主李某在事故发生后态度积极,承担了前期医疗费,但对张某某提出的六万六千元总赔偿额(包含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及后续医疗费等)表示难以接受,认为诉求过高。而张某某则强调因伤无法工作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多次协商产生的额外成本,坚持其诉求的合理性。双方虽均有和解意愿,但金额分歧成为最大障碍。

面对僵局,经验丰富的调解员们采取“背靠背”与“面对面”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引用相关法律法规,剖析同类案例,引导双方回归理性;另一方面,结合张某某的伤情、实际误工损失及糖尿病需长期治疗等具体情况,耐心疏导情绪,促使双方换位思考。调解员专业、公正且充满人情味的工作方法,有效缓和了对抗气氛。

经过调解团队数小时细致入微的沟通和扎实有效的法理情疏导,调解工作迎来转机。在调解会议上,调解员综合评估各方诉求和实际情况,提出了由李某一次性赔偿张某某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及后续相关费用共计人民币五万元的调解方案。这一方案最终得到了张某某与李某的共同认可。双方当场签署调解协议书,持续数月的纠纷就此圆满化解,握手言和。

此案的成功调解,是周宁县深化“枫桥经验”实践、创新基层调解模式的生动体现。面对当事人居住分散、跨区域调解不便,以及纠纷专业性较强等现实挑战,礼门司法所、狮城司法所与县社会矛盾排查调处中心打破行政壁垒,实现“所所联动”“强强联合”,有效整合了调解资源与专业力量,精准施策,将矛盾有效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朱灵塬
编辑:邱祖辉
审核:刘宁芬 吴明顺

责任编辑:邱祖辉

(原标题:周宁:工伤无情惹纠纷 “所所联调”化矛盾)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