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绘乡村 · 文韵润屏城 | 陈巧珠:董溪一水千层影
虽说此行秋意正浓,可几场秋雨过后,被誉为万山之县的屏南,青山依旧绿意浓稠,我随着车行移动的视野中,延绵起伏的山峦如同一浪浪绿波朝着一座座山峰涌去,从车窗外吹入的秋风带来沁人心脾的山野气息。此时,感觉自己是一枚正在飞翔的芦花,在风中听到了大地呼吸,听到了溪流咏唱,听到了天籁之音……就这样,我轻轻地落到屏城乡村头村。
随水而来,肇基兴村,开荒种地,繁衍代代,或许是每个村居的共同基因,而村头村的地貌则让我感到格外舒适,村庄背倚的青山并不险峻,那条被称作董溪的清流至村前一分两脉,合抱汀洲置于村前,且植松柏于汀洲之中,就像一艘绿色航船挂帆载福而至。
林森 摄
侨村别样话情怀
村支书介绍说,村庄兴建于明朝末年,因为这里曾经是屏南通往古田、宁德、福州、闽北交通要道的重要枢纽,便多姓氏杂居于此,先为经商而来,渐渐亦商亦农。还说到村头村是福建省重点侨村,村庄成立了归国华侨联合会,村侨联还被省侨联授予省级“五好”侨胞之家示范点,荣获第三批福建省侨乡文化名镇名村,获2018—2020年度全国侨联系统优秀“侨胞之家”,海外华侨人口达2000多人,超过本村居民的四倍多。听到这,我再看溪中的汀洲,它就是一艘船,且这艘船满载着侨村的记忆。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村头村贫苦农民黄新冬、黄新忠、黄联科、黄新球4人应招至砂罗越诗巫垦场做工。他们在异国他乡艰辛的劳作里,涔涔的汗水渍出思乡的味道,深夜明月清辉流淌着董流的律动,他们在砂罗越诗巫创置公共胶园,以其生产收益汇供祖乡村头村办学之用。他们还向马来西亚政府申请土地开垦种植橡胶树园,并命名“屏南董乡兴学园”,还向政府注册“屏南董乡兴学公会”,从此有了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建设的基地与组织。他们将自己在异国他乡的发展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1922年起,黄新冬等侨胞数次捐助家乡村头村创办小学,在祖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积极参加爱国赈济会,开展爱国募捐国内抗战支援祖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诗巫屏南董乡兴学园及华侨黄振明等13人捐款修建村头村小学,他们还先后捐建屏南县碧光幼儿园、屏南县光华小学和屏南县光明幼儿园。村前那艘船不断地载回华侨的拳拳爱国爱家之心。
那位有文化创意的老师,真值得钦敬,他真正读懂了董溪,读懂了村头,把汀洲打造成“百福园”,园内108块大石头,广集帝王将相、领袖人物、古今名人、旅马乡亲等“福”字墨宝,聚成108个“福”字,此次同行中有两位作家也在其中留下祝“福”大愿。我端详着每一块“福”字石刻,古今一脉,那就是国强民“福”,每个人的福气都是祖国强大的航船运载而来。
林森 摄
乡创文化秋结果
民革党员,中国校长邦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东方沸点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福建省益起善济困服务中心负责人——包小滋,2023年,在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和助推家乡发展的双重渴望下,成为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将分公司开回了家乡屏南,开到了匹配服务的村头片区。
他从托管服务起步,在村头村开辟了托管中心,免费为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等重点群体提供日常照料看护以及课外辅导、趣味阅读等多样化教育服务。再从“托管”到“育人”,从本村辐射到山外,办起研学基地。
他立足侨乡文化禀赋,在现有侨史馆、百福园的基础上,整合多方资源,创造性地将乡村教育、文化、旅游进行融合,推出“研学+家庭教育”“研学+创富营”“研学+旅疗”“研学+精油DIY”等特色课程,让学生体验生活、体验劳动。他还创建了自助厨房,研学人自己烹饪,体会自己创造的生活美味。
结合村情,在打造个性化民宿的基础上,探索推行“村房短住”项目,动员村民低成本改造房屋供游客短期租住,让游客与村民一同住农房、吃农饭、干农活,不仅接待问题得到了解决,村民有了副业收入,游客还能够沉浸式体验农村生活;发起“乡创家”计划,投入120多万将闲置的村头小学改造成集工作、学习、生活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成为乡创种子工程培育地。
跟随着他参观了原来小学改造项目,坐在董溪边的实践基地小茶楼里品茶,看着在秋意中开放的格桑花,品尝着他从园地挖出来的白地瓜,样样清新,包小滋说:“这种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远比任何教科书都来得生动和鲜活。”我细细体会着他说这句话的道理所在。
林森 摄
同心同缘同传福
虽说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可我的脚步踩过侨胞故居群村弄,每个脚印在一块块的铺路石上,叩响深邃侨史的大门,就在侨史展示馆,聆听到侨胞的故事,走进汀洲里的“百福园”,感受着“福”至家园的人文气脉,漫步过董溪两岸,走过那座华侨捐资修建水泥桥,在清粼粼溪水波纹中看到千层映影,那里有离家时依依不舍的惜别情境,那里有代代村头村人荷锄牵牛走过溪边时的倒影,那里有研学团队沐浴着阳光结伴而行的倩影,那里有一张张同心同缘同福的笑靥。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文字:陈巧珠
编辑:陈娥
审核:蓝青 周邦在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