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福安新闻

传统与技艺36——打草鞋 筑土墙 中岙畲族古村落非遗传承

2018-10-19 10:59 来源:宁德网 张容声

宁德网消息(张容声  文/图)福安市中岙(中沃)位于穆云畲族乡东部,海拔100米,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是纯少数民族村落。该村辖有里岙、尾岙、中岙、大莲、排头、坑断洋(亦称坑丈洋)、笊篱壑7个自然村,全村共有人口600多人,主要为畲族人口。近日笔者专访时发现,该村有两种传统技艺:一是“草鞋之家”;二是“筑墙佳艺”。

“草鞋之家”

专题1

中岙村草鞋传承人兰灼成在编织草鞋。

草鞋作为该村一大特色产品,历史悠久,自建村始即有编织,畲民们代代相承,家家户户皆能编织草鞋。由于搬迁到中岙村,畲民主要依靠种地获取收入,生活艰苦,打草鞋也成了该村畲民一项额外重要收入。该村草鞋传承人、现年66岁的兰灼成介绍说,他的祖父就是打草鞋的,祖父把这项技艺传授给他父亲;他父亲直到80多岁还在打草鞋,一天其父亲拿着草鞋上街出售,由于劳累过度晕倒去世了。他传承了父亲的技艺,从17岁开始打草鞋,开始时每天打4至5双,后来每天能打10多双。

解放初中期,由于白天要参加集体劳动,就依靠晚上加班,他每晚可以加工4双草鞋,那时的草鞋一双约1角钱(当时4角钱就可以换回2斤带鱼)。故这种技艺在中岙村得到不断发展和传承,队伍也不断壮大,后来家家户户都能编织草鞋。随着时代变化,编织出来的草鞋虽不再畅销,但仍部分出售给殡葬人家所用。

在红军时代,有次红军队伍从福安沿着穆阳古官道步行,在该村宿营,该村群众家家户户编织草鞋,并作为一种特别礼物送给红军,得到了红军战士的欢迎。

中岙草鞋主要以苎麻搓绳当骨、稻草为主要原料进行编织。编织草鞋需要较多用具,有草鞋器、油筒、草鞋腰、草鞋锤、草鞋扳(大扳、小扳)、草鞋垫、草鞋刀、草鞋袋、草鞋桶、草鞋凳等。

编织时先要选择质量上乘的苎麻洒上水,经过大锤锤打,让苎麻变软,并绕搓成绳子;后再将锤打变软后的优质稻杆放在草鞋袋里拉出纺织。这个过程需有扎绳、打结、编杆、插耳、打结、接耳、剪须等诸多工序。扎绳就是编织者先绑起草鞋腰,坐在草鞋凳上,将苎麻搓成绳子用草鞋刀切割成一定长度,对折成2股,后扎在草鞋腰上,再拉挂到事先固定在草鞋凳上的草鞋器,用茶油对麻绳进行润泽,增加润性;编杆是拉出事先放在草鞋袋里的稻杆进行编织,为了草鞋结实,编织中还要用草鞋扳进行扳压;草鞋编织快完时在相应位置插进前三后四7个耳,以便草鞋穿戴时穿绑带用;最后给草鞋头绑扎,做成草鞋跟;接好草鞋跟草鞋耳相挨的绳子,以便穿戴时穿绑带之用;用草鞋刀剪去草鞋上多余的杆须,一只完整的草鞋便编织出来了。

草鞋在我国历史久远。它最早的名字叫“扉”,相传为黄帝的臣子不则所创造。由于以草作材料,非常经济,平民百姓都能自备。汉代称为“不借”,据《五总志》一书的解释是:“不借,草履也,谓其所用,人人均有,不待假借,故名不借。”古代穿草鞋相当普遍。据史料记载,贵为天子的汉文帝刘恒也曾“履不借以视朝”。古代的侠客、隐士似乎以穿草鞋为时髦:“竹杖芝鞋轻胜马,一蓑风雨任平生。”电视剧中的大侠也大抵是如此装束。《三国演义》中的刘皇叔就是卖草鞋出身。这也说明了草鞋在古代不仅平民百姓普遍穿用,连皇帝、侠客们也喜欢穿。草鞋的编织材料各种各样,有稻草、麦秸、玉米秸。草鞋既利水,又透气,轻便、柔软、防滑,而且十分廉价,还有按摩保健作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红军穿的就是草鞋,毛泽东和朱德还亲自参与编织草鞋,还送给红军战士;工农红军在陕北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战士们穿着草鞋,翻山越岭,后扩军北上抗日,“打双草鞋送给郎,南征北战打胜仗”“脚穿草鞋跟党走,刀山火海不回头。”这都说明草鞋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传统。

“筑墙佳艺”

专题2

中岙村现存的筑墙墙架

专题

中岙村现存土墙房屋10多座

中岙村还有另一亮点——就是筑土墙技艺。筑土墙也叫版筑墙,在中岙已有400多年历史。

中岙村传承和发展这种筑土墙造房的技术,经历一代又一代的积累、传承、发展,技术精湛。首先筑得直,数丈高的土墙筑起来,如果略有倾斜,随时有倾塌的可能,而中岙村师傅所筑土墙始终直如一线,用墙拍摧打拍实后,墙体光滑漂亮。再则筑得实。也就是筑墙时,力气用得足,筑得透,尤其是墙架两边缘筑得实,土块之间粘合牢固,不容易倒塌。如今在中岙村现存的古土墙房屋仍有10多幢,其中兰灼成旧厝至今已有200多年,土墙任凭风吹雨打仍较完好。

在中岙村,筑土墙工具主要有墙架子、夹嵌、墙锤、垫棍、墙拍等,墙架子是用两块侧版、一块端版组成,长2米、宽0.36米(内)、高0.4米,墙架子另一端是开口,可以活动,端版是固定的;夹嵌是固定墙架子一端用的,墙架子安放好后,用夹嵌夹住墙架子未封闭一端,上面放进一墙挡,再用墙锤轻轻一敲,整个墙架子被牢牢固定住;墙锤是用来夯筑墙体,须用材质结实的杂木制作;垫棍,是根直滑的小木棍,共数根,筑土墙时拿1至2根放在墙架子下方不同位置,用于支撑墙架子;墙拍,也叫洋牌拍,是用来补缺、摧实以及拍平墙体。筑土墙时先要选择土壤,一般须选带一定沙粒土质的土壤。

据该村筑墙传承人兰德全介绍,取一定黄土再与当地的田土按一定比例混合,用这样的土壤筑起的土墙坚固结实,不容易断裂。还要注意选择土壤不要太湿,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好,否则筑起来土墙湿度大,风干时容易断裂。大块土块还须破碎成0.2米以下大小,这样才容易筑实。

筑墙方法:①开始筑墙时,将墙架子放到打好基础墙身位置,用线垂检查侧模板面是否垂直,校正无误后,才可分层装土。每一板墙分多次筑实,每次装虚土厚约160毫米,筑实至100毫米左右。筑墙工具用墙锤,筑打时应举锤过膝,加进力道,筑锤均匀,不得漏筑。②同一层的两板墙相接处应做成45°斜面,尾尾相接;上下二板相接处,以错开为宜,应夹进上板一定量,并将这一定量与下板筑在一起,使板与板之间形成自然粘合。筑完一层,就用垫棍垫上,再把墙架子拉放到垫棍之上,再筑第二板。筑第二层时,如下层墙顶已干燥,可洒水淋湿,使之能够良好粘合。每天筑墙高度,通常“不超过三层(1米多)”,让其风干到一定程度再筑。墙身夯筑后,墙面粗糙,凹凸不平,要用“墙拍”把墙面拍平摧实光滑。

古老的筑墙技艺,随着砖墙兴起,虽已淡去,却凝聚着先人们的勤劳和智慧,见证了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史。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