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闽东之光 之乎者也

知乎者也 | 吴道锷:留在村庄的名字

2025-06-24 09:42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

 

留在村庄的名字

□吴道锷

 

 

“如果我不能成为照耀地球的太阳,我仍然可以成为一盏灯,照亮我的街道。”这是电影《12年级的失败》的一句对白。

出生偏僻农村的马诺杰梦想成为一名高级警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社会的腐败现象及教育乱象。印度公务员考试被称为世界最难的国家级考试,录取率约为0.08%。连续三年失败后,他终于闯进了最后的面试。在隐瞒和诚实间,马诺杰选择了如实回答,尽管他知道,这个回答有可能让他功亏一篑。当然,马诺杰最终通过了面试,考官们争论的结果是,一名公务员理应具备诚实的品质。

励志的奋斗故事并非虚构,故事原型的名字就叫马诺杰,印度钱巴尔村人。

我有一个年纪很小的老乡,学历比马诺杰还要低些,初中毕业。他的生命永远停留在19岁,停留在喀喇昆仑雪域。“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这位戍边英雄写在日记本上的话,已经为许多国人所熟知。老乡名叫陈祥榕,屏南下山口村人。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陆游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我想这都属家国情怀,与“成为一盏灯,照亮我的街道”“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同样的表达。

5岁丧母,12岁丧父。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在家守孝三年之后,少年林祖亘沿着霍童溪孤身逆流而上,大抵抱着的是游历大好山河的想法。

当林祖亘漫无目的地经过杉洋村时,当地一位好心的詹姓人家收留了他,林祖亘就此安家杉洋。杉洋村四面环山,并没有太多适合耕种的田地,生产生活条件并不比林祖亘出生的云气村优渥。但在杉洋村,林祖亘却找回了亲情,林祖亘在詹氏私塾、书院及文昌阁等学馆,广泛涉猎文学、历史及诗词经典,对医药方剂、冶炼火器技术亦有了解。

嘉定年间的宁德,虎灾成患,《宁德县志》记载当时“白昼虎入城,伤人畜无数”。杉洋附近的黄仙峰一带,山林茂密,虎狼等猛兽盘踞其中,频繁出没,给当地村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威胁可想而知。

“虎为百兽尊,罔敢触其怒”,嘉定十六年,正值青年的林祖亘凭借过人的胆识,带领众猎户深入虎穴,与猛虎展开惊心动魄的搏斗。当村人将老虎抬回村中时,前来围观的人络绎不绝,林祖亘由此闻名方圆百里,当地百姓视林祖亘为神人。

打虎需要胆识,但更需要智慧。林祖亘就地取材,制作大口径火铳,配备给畲汉村落的猎人、弓弩手,组成专业打虎队伍,历时三年基本扫除了周边的虎兽之灾。

打虎除兽来自林祖亘的忠勇,救死扶伤则呈现出他的仁义。林祖亘熟悉草药药性大抵源自他平时对各种草药药理药效的细致观察、记录。村医林祖亘用平时积累的草药知识为村民防治各类疾病。

在偏僻乡间,打虎的勇猛与医士的博学集于一身,林祖亘应属于乡间奇人。

福建民间信仰繁盛,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相关。福建地形非山即海,山有百虫群兽、海有暗礁风暴,在缺医少药、生产工具落后的几百年前,林祖亘这样为民除虎、驱除瘟疫的平民自然有了“神明”的色彩。林祖亘去世后,村民自发将其供奉为“忠义和平大王”,成为乡间景仰的平民英雄。

200多年后,明成化年间,时任南京都察院掌院事林聪到梅山探亲期间(林聪夫人汤满娘为梅山村人,梅山距杉洋不足30里路),了解到林祖亘为民除害、救死扶伤的事迹后,十分感动,上报朝廷。明成化八年(1472年),明宪宗朱见深颁下圣旨,敕封林祖亘为“杉洋感应林公忠平王”,下诏在杉洋建忠平王祖殿崇祀。

封号中“忠平”一词,出自《后汉书·阴兴传》,书中记载:“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平。”阴兴是光武帝的小舅子,虽然与同郡的张宗、上谷的鲜于裒交情不怎么好,但知其才能,同样称赞其所长处,而举荐其任官;友人张汜、杜禽跟他很要好,但他认为二人华而不实,只给他们钱财,始终不给推荐。因此世人都赞扬他的公忠平允。林祖亘属于阴兴同一类的人。

在福建,像林祖亘这样“由人变神”的还有妈祖娘娘林默、临水夫人陈靖姑等等。救助遇险渔民的妈祖娘娘,救产、护胎的临水夫人,护佑一方平安的忠平王,都属于在福建省这片土地上为乡邻做出过突出贡献或者牺牲的善人义士。

如果权利意味着责任,像林默、陈靖姑、林祖亘这些平民的义举则出于道义。乡民对她们的景仰,不正是对勇敢、仁爱、人道精神的崇尚,背后折射的是普通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3年3月,林公祖殿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闽东林公祈福习俗(周宁)”于2019年被福建省政府列入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杉洋村林公祖殿

 

我很早就听说过林祖亘的故事,但此前未曾到过杉洋,春节期间人头攒动的景象却多次听人描述。

林公祖殿建在杉洋村水尾,雷社国的家挨着祖殿。从高祖父迁居于杉洋,雷家在这里已经繁衍了七代。雷社国是一名“宫公”,“宫公”是林公祖殿守护人的别称。村里的钟、雷、兰三姓畲族人家,以年为序,轮流看护。每户都有一名“宫公”,分工接待十里八乡的信众。雷社国一家负责二十几个村信众的接待。“如有新的信众,按就近原则归类,无需争执,大家都守规矩,几十年未因此红脸过。”雷社国说。

畲姓人家集中居住在祖殿边叫南阳的水尾处,背面是青山绿树,门前是潺潺溪流。63岁的雷社国除了照料三四亩茶园外,就是在家接待不时来访的乡亲。儿女分别在福州、北京成家立业,老两口舍不得离开祖殿边的家,这是相互的守护,不用约定。

2020年1月23日,我的一个朋友,宁德市医院急诊科医生闵松林刚回到湖北浠水杨畈村的老家,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波及浠水。职业使然,责任使然,征得单位同意,大年初一,闵松林入驻浠水县人民医院,一呆就是58天。听起来都让人惧怕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名偶然回乡的医生却义无返顾站在了最前沿。

一名农村教师,倾尽家中所有,只为了让村里的小学有更完善的办学条件,让这里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借此走出大山。这是福安锦桌头小学教师蔡坚基的执着。

一名普通护士,宁愿省吃俭用,也要尽全力帮助周边的孤寡老人、贫困学童。这是屏南包著琼坚持几十年的慈善。

几十年间,由于职业缘故,我细致了解过许多平民榜样:倾家办学的蔡坚基、舍己救人的池新新、冲在抗灾一线的周炳耀、助人为乐的包著琼……他们的名字一样留在了村庄。

如果说,林默、陈靖姑、林祖亘属于闪亮的星座,蔡坚基、池新新、周炳耀、包著琼们就是点点繁星。

我相信信仰的力量,独善其身与修养有关,兼济天下与抱负相连。我想,理想之花开在沃野,也可以绽放在贫瘠之地,信念就是最好的土壤。或者做一盏灯,照亮你我的街道。

插秧时节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编辑:卓金芳

审核:陈小虾 林珺

责任编辑:卓金芳

(原标题:知乎者也 | 吴道锷:留在村庄的名字)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