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闽东之光 之乎者也

知乎者也 | 叶子清:棕树山蝶变

2025-03-06 17:30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在闽东的腹地,有一座曾经默默无闻的偏远山村,位于福安、霞浦、柘荣三县(市)交界处,福安市城阳镇崇山峻岭之间,静静地躺在时光的尘埃中,宛如一颗被遗忘的珍珠。然而,经过八年的精雕细琢,这颗珍珠终于绽放出璀璨光芒,蜕变成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

乙巳蛇年正月三十,春光明媚,春风和煦。福安市老年书法家协会吴主席邀我一同前往采风,说棕树山变化颇大,那里有他们的书法创作基地。棕树山,以前曾多次造访,那时路途遥远,乡道狭窄,小山村只有几座土坯房静坐在那里。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我和老年书画家协会的书法家们踏上了棕树山之旅,满怀对美景的期待。

山路十八弯,车沿市郊104国道化蛟村边乡道,盘旋30多公里,说话间已穿行一个多小时,不觉抵达荷洋村棕树山兴华楼广场。大家移步下车,只见青松挺拔,毛竹高耸,茶园翠绿,樱花盛开,树木葱郁,鸟语花香,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排排仿佛在“云上人间”、典雅的别墅。这些别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和谐共生,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美,既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精致与奢华,又保留了自然与古朴的韵味。

棕树山,曾称棕糗山,旧属福安“界东里二三都”,不仅是历史悠久的小山村,也是老区基点村荷洋村的一部分,村民多为唐代陈氏先祖带兵平乱入闽的后裔。陈氏先辈为躲避战乱从漳州迁徙至此,世代垦荒、种棕树、烧炭为生‌。因地处深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仿佛与世隔绝,改革开放初期仍很落后,乡亲们生活贫困。几年前,笔者到棕树山时,景象破败:几座木屋摇摇欲坠,四处杂草丛生,荆棘遍野。如今,这片沉睡的土地被唤醒,不再是偏僻的小山村,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旅游景区。

棕树山书画院是兴华财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茂春先生的老宅,采用闽东建筑风格,修缮而成,木壁黛瓦,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散发着杉木的清香,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中。拾级而入,大堂两侧和左右厢房悬挂着书法家们的字画,可以欣赏到原福安市人大常委会阮玉铃的墨宝以及鲜艳的大红“福”字。“茂竹青松”“春华秋实”,“江山开眼界,风雪錬精神”,吴主席详细讲解作品的深刻含义,字里行间展现了“茂春”先生的豪迈气概和钢铁般的事业精神。

谈起棕树山的蝶变,乡贤们无不赞叹从村里走出的福安乡贤——陈茂春先生。这位大山的儿子曾砍过柴、烧过炭、当过兵,尔后辞职下海经商,成为钢铁大王。他致富不忘回报家乡,上世纪九十年代投资20多万元,为村里开辟一条通往山外的公路,让乡亲们告别肩挑手提的历史。进入新世纪,他独资成立“茂春基金会”,累计捐款3000多万元,资助福安学子和河北武安民众,投入巨资建设家乡,使小山村重焕生机。陈茂春是一位情系故土的大爱之人,至今已为家乡建设投入上亿的资金,致力于棕树山的自然与人文发展。

春天的棕树山,犹如大自然的杰作,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与春的气息。别墅间的绿草如茵,鸟语花香,树木抽出嫩绿的新芽,仿佛大自然细腻的笔触,为这片土地披上了翠绿的纱衣。春天的棕树山,如同一首生命的赞歌,用最美的语言讲述生命的故事,传递春天的温暖与希望。

小钟是城阳镇占洋村人,也是棕树山旅游景区管理人员,而立之年的他十分热情,带领我们沿着生态步道慢慢前行,蓝天白云下,棕树山的每一处都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坐在别墅的廊台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植被的芬芳,品茗茶使人感到心旷神怡;远眺棕树山,峰峦叠嶂,树木葱茏,色彩斑斓,山间野花遍地,在春风轻轻摇曳,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美丽的姿态。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歌声清脆悦耳,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为这片宁静的山谷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如同大自然的交响乐,令人陶醉,忘却尘世喧嚣。

回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叶飞、曾志、马立峰、马步周、陈挺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领导游击战争,成为重要的革命根据地,留下了许多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1934年8月,北上抗日红军在此休整养伤。革命烈士陈伏銮,棕树山自然村人,第一区苏维埃政府首任领导人,发动荷洋村100余人参加革命,“二三革命期间”,荷洋村遭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烧毁10多座清代古厝,村民流离失所,陈伏銮等革命同志被惨无人道残杀。功勋不会被历史遗忘,新中国成立后,荷洋被评为老区基点村,那红军洞、红军楼等革命遗迹永放光芒。

临近中午,我们仍不舍离开美丽之地棕树山。回望这片神奇的土地,心中充满震撼与敬畏。棕树山的变迁,不仅是开发与变迁的故事,更是关于生命、自然与和谐的深刻感悟。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坚韧与美丽,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力量,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真可谓“颖水碧野景色美,川泽沃土满园春。”

棕树山之旅,不仅让我们欣赏到自然美景,更在心灵上得到深刻的洗礼与升华。从过去的偏远到如今的繁华,她告诉我们,只要用心呵护,用情培育,每片土地都能绽放光芒,诠释乡村振兴,成为心中永恒的风景。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文字:叶子清

编辑:陈娥

审核:蓝青 梁辉约

责任编辑:陈娥

(原标题:知乎者也 | 叶子清:棕树山蝶变)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