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者也丨周宗飞:约会东湖

今年过年,几乎每个傍晚,我都会奔赴一场与东湖的约会,哪怕下着细雨。它像一位多年老友,无需多言,那份默契与期待在心底早就生根发芽。
东湖可谓是镶嵌在宁德市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也是这座城市灵动的眼眸。今天傍晚,我又踏上木质栈道,夕阳的余晖如金色纱幔,轻柔地洒在湖面上,微风拂过,波光粼粼,像是无数颗细碎的钻石在跳跃。脚下的木板发出轻微的“嘎吱”声,仿佛在诉说着东湖的故事,奏响着属于这片水域的乐章。
郑廷裕 摄
沿着栈道缓缓前行,眼前的景色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远处,连绵的山峦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像一幅写意丹青;近处,湖水轻轻拍打着岸边,泛起层层涟漪,仿佛湖水与大地的呢喃细语。栈道旁,除了人工种植的各种花木,还有大片芦苇和不知名的野花肆意绽放,它们或许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玫瑰的娇艳欲滴,但都在湖畔的风中自在地摇曳,以最朴素的姿态诠释着生命的倔强与美好。轻抚着芦苇和野花,那柔软的花瓣还带着傍晚的丝丝凉意,让我似乎触摸到了大自然最细腻的脉搏。
观鸟,是我和许多观鸟者,以及摄影爱好者们在东湖最钟情的活动之一。这片水域,可谓是鸟儿们的天堂,它们在这里栖息、觅食、繁衍,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生命传奇。夕阳下,一群白鹭从湖面掠过,洁白的身影在金色的余晖中宛如灵动的音符,时而振翅高飞,时而轻盈地落在水面上,优雅地梳理着羽毛。我静静地站在栈道上,生怕发出一点声响惊扰了这些可爱的精灵。它们的每一次飞翔,都像是对自由的礼赞,那舒展的双翅划破长空,带着生命的力量与渴望。我不禁想起生活中的种种束缚与挣扎,而这些鸟儿却能如此无拘无束地翱翔于天地之间,用简单的飞行,诠释着生命最本真的意义——自由、闲适与洒脱。
目光从天空收回,投向那澄澈的湖水。观鱼又是另一番奇妙的景象。湖中的鱼儿,或成群结队,或独自悠游,它们在水中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生活百态。那些色彩斑斓的鱼儿,在水草间穿梭嬉戏,鳞片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五彩光芒,宛如一枚枚流动的宝石。看着它们,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羡慕:它们的世界如此简单,没有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只需在这片水域中寻找食物、躲避天敌,便能度过一生。而我们却要在复杂的社会中,被功名利禄所累,被欲望驱使,不断迷失了最初的模样。看着这些自在的鱼儿,我突然明白,生活的真谛或许就藏在这简单的生存之中,少一些欲望,多一些纯粹,便能寻得内心的宁静。
东湖让我不忘赴约的,还在于它是生命的盛宴。据园林局的朋友介绍,东湖和它的周边,已查明各类维管束植物、野生脊椎、飞鸟等,分别有百余种。每一种生物,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漫步在湖畔,仿佛走进了生命的博物馆,每一片叶子、每一只飞鸟、每一条鱼儿,都是这个博物馆里珍贵的展品,它们用自己的存在,诉说着生命的奇迹与坚韧。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它们坚守着自己的家园,遵循着自然的规律,繁衍生息,也教会我,无论环境如何变迁,都要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坚守自己内心的本真。
作为东湖居民,我要感谢东湖的建设者,他们让人与自然得到了和谐共生,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更让这座城市拥有了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在这里,人与自然不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融合、相互滋养。城市因东湖而多了一份灵动与诗意,东湖因城市的呵护而更加生机勃勃。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并非是一句空洞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我们对大自然的尊重与回馈。当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像呵护自己的家园一样,呵护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山水、每一个生命。
在东湖,我每一次在傍晚的赴约都像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在这里,我看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温柔,感受到生命的坚韧与脆弱,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与意义。那些在栈道上散步的时光,那些与鸟儿、鱼儿、花草对视的瞬间,都成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记忆。它们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照亮我内心深处的角落,让我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了一片宁静的港湾;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开始懂得,生活中的美好并非遥不可及,它或许就藏在一个不经意瞬间,藏在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之中。我们不必去追寻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只需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一切,珍惜每一个当下,便能发现生活的真谛。
当最后一抹夕阳消失在天际时,我缓缓转身,踏上回家的路。东湖的夜色渐渐笼罩,栈道上的灯光依次亮起,宛如一条璀璨的银河,连接着现实与梦想。我知道,无论未来身在何处,东湖的这片水域、这片天空、这片土地,都将永远留在我心中,成为灵魂深处最温暖的归宿。它将激励着我,在生活的道路上一定要怀揣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勇敢前行,去追寻那些真正属于自己的美好!
来源:闽东日报
文字:周宗飞
编辑:刘宁芬
审核:何冰如 周邦在
责任编辑:刘宁芬
(原标题:知乎者也丨周宗飞:约会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