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一线访民情、听民声、办实事,帮助老区群众解决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领域急难愁盼问题,赢得群众赞誉;作为一名战争时期革命地下工作者后代,他赓续红色血脉,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以“红色”为乡村振兴铸“魂”。他就是蕉城区十八届人大代表、霍童镇桃花溪村第一书记、闽东红军独立师研究会会长陈瑞飞。
勤走访深调研
践行代表职责
日前,笔者走进蕉城区霍童镇桃花溪村,只见山岳峰峦起伏,房屋白墙青瓦,道路干净整洁;广场上、墙壁上一幅幅抗战英雄壁雕画栩栩如生,散发着浓厚的红色文化气息。
在桃花溪村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里,陈瑞飞正与村民围坐一起,了解村里医疗服务、交通出行等方面情况。在与村民交流中,陈瑞飞了解到周边村民迫切需要驻村村医。随后,在他多方奔走下,霍童中心卫生院专门在村里成立医疗站,指定一名医生驻村服务村民,不仅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还补齐桃花溪红色旅游景区的医疗短板,而这只是陈瑞飞一心为民的一件小事。
多年来,作为一名区人大代表,陈瑞飞积极探索代表履职新机制,创新“文化红+老区兴”主题活动,更精准地聚焦红色文化保护、老区山区发展和基层治理的需求,增强代表履职的针对性、实效性,形成更具深度与特色的代表建议。通过多方调研与走访群众,他提出“关于开展霍童洞天自然遗产价值评估与生物多样性调查”“霍童镇桃花溪村配备乡村医生和医疗设施”“拓宽蕉城区霍童镇Y317九虎线里后山村芹后线至九贝公路桃花溪连接线”“平衡乡村振兴与土地、林业保护及使用”“完善基层群众医疗保障”等建议,推动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成为广受群众信任的“代言人”。
保民生担使命
理清发展思路
桃花溪村是闽东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的诞生地和北上抗日出发地,叶飞、阮英平、范式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闽东革命先烈都曾在此留下过战斗足迹。
以前的这里山高路险、交通闭塞,年轻人多数外出发展,村子渐渐成为“留守”村。2015年8月,陈瑞飞被推选为霍童镇桃花溪村村主任。一上任,他便立足本村实际,力求改变村庄落后面貌,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推进道路、自来水、路灯、住房立面改造、绿化美化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建设,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乡村振兴要“面子”更要“里子”。当时,九都镇至虎贝镇红色旅游公路建成通车,解决了周边村庄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也给桃花溪村带来了发展机遇。陈瑞飞深知仅改变一些基础设施,还无法解决群众增收问题,萌生了发展乡村红色旅游的想法。于是,他积极收集闽东红军党史、地方志、革命先辈回忆录等文史资料及物品,研究闽东红军独立师历史,深挖桃花溪村红色文化遗存,致力于弘扬革命精神。近年来,他与镇、村干部累计向上争取项目资金6000多万元,建设了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旧址景区改造项目、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陈列馆建设和布展,修缮了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师部(红军北上抗日集结整编地)旧址、红军会场、红军被服厂、抗日防御战壕及叶飞、阮英平、范式人、陈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旧居,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成功申报了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打造了国家3A级桃花溪红色旅游景区等等。
2017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展陈馆开馆,陈瑞飞当起桃花溪村红色志愿讲解员,讲好红色文化和革命故事,弘扬闽东红色文化。2021年4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陈列馆新建开馆并免费对外开放,在陈瑞飞不断努力下,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
兴产业促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的桃花溪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单位、社会团体、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教育,成为广大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2021年至今,参观学习人员30万以上人次。
桃花溪村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如何盘活资源优势,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革命老区基点村乡村振兴之路?这是陈瑞飞长期以来一直思考并付之行动。他立足资源优势,明确产业方向,带领村民以闽东独立师的诞生地为发力点,稳步发展观光游、餐饮、民宿等项目,开办了“红军食堂”“红军餐厅”2家、民宿10户、游客服务便利店3家、山林农地红色研学劳动实践基地3处。此外,陈瑞飞带头组建了党支部领办红色旅游、果蔬等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动员村民在抛荒耕地种植玉米、土豆、稻谷、中草药、水蜜桃等经济作物。一系列举措吸引了众多游客,也让外出打工的村民返村创业,桃花溪村由冷冷清清的留守村变回了红红火火的新家园,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据悉,2023年,仅发展民宿就给10户村民年均增收6000多元,两家餐饮店就解决10多人就业,带动150多名村民增收致富,人均增收3000元。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是我毕生的信仰,我将继续用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坚持不懈地调研学习,积极履职尽责,更好为群众代言!”陈瑞飞表示,他将继续推动革命传统教育与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努力将桃花溪村打造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宁德市金牌旅游村,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陈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