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华厦眼科国际论坛在厦召开
5月27日上午,第九届华厦眼科国际论坛在厦举行。在论坛开幕式上,华厦眼科医院集团联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重磅发布《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白皮书》《福建省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白皮书》两部白皮书。
《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白皮书》
揭露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危险因素
《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白皮书》选取了2019年-2021年3年间,华厦眼科从全国19个省,51个城市,4027所学校全日制普通中小学学生眼健康筛查的有效数据,人群总计455.6万名。
研究结果表明,小学阶段人群筛查性近视患病率为54.00%,初中为78.18%,高中为87.05%。女生的筛查性近视患病率高于男生,右眼的筛查性近视患病率高于左眼,随着学龄增长,筛查性近视患病率逐渐上升,初中阶段上升最快,高中阶段趋于稳定。
研究证实,近视患病率与学龄阶段差异存在明显关联。这与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内容及人物随受教育阶段的提升不断增加有关,同时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增多,用眼时间增加等多重因素综合造成了用眼负担过重。
以区域进行的分类研究中,发现筛查性近视发病率存在“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及显著的城乡差异,推测不同区域间经济水平、电子产品在教学及生活中的普及应用程度以及自然因素等会对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发病年龄早、患病率高,近视进程快且程度重的特点。倡导健康用眼行为,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增加日间户外活动,仍是有效防控近视的手段。综合此次调查结论来看,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小学初中阶段为着重预防近视的关键时期。由于存在群体教育阶段差异及地区等差异,青少年近视科学防控要兼顾群体教育阶段及区域因素影响。此外,性别差异也是影响眼球正常发育、参与近视进程的一项因素。所以近视防控策略也需要充分考虑青少年发育特点,重视区域差异化管理,有助于精准实施近视防控举措。
《福建省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白皮书》
填补了福建省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空白
2019年厦门眼科中心开始通过现有互联网、AI影像学等新技术手段,以横断面研究的方式,收集了福建省9个市区,54个居民点,50岁以上的10044名居民眼部筛查数据,本次研究有效纳入研究人数8211人。
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福建主要致盲眼病患病率依次为白内障、黄斑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其中,农村人群的近视力损伤患病率高于城市人群,而远视力损伤患病率二者无明显差异;内陆人群的远视力损伤患病率高于沿海人群,近视力损伤患病率二者无明显差异;远近合并的视力损伤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内陆高于沿海。
分析结论中发现,近视力损伤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过70%,50岁以后人群的近视力平均值逐渐下降,65岁起开始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远视力损伤70岁起年龄每增加5岁,患病风险成倍增长;中老年人群,使用手机时间长的群体,反而普遍近视力表现较好。
调查中发现了不少创新性结果,如眼压不仅与年龄、性别、屈光度、收缩压有关,还与生活在内陆地区、在黑暗中使用智能手机以及慢性病病史有关。这些结果可能对眼睛健康政策的制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再如,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视力损伤患病率的差异:内陆人口的远视力损伤患病率更高,农村和内陆人口的远近合并视力损伤患病率更高,以及饮茶人群的矫正近视力比不饮茶人群的更好。但一个有趣的发现是,饮茶人群近视力表现更好。
来源:厦门网
编辑:林宇煌
一审:刘宁芬
二审:周邦在
责任编辑: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