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服务 新闻资讯 宁德安利

我国率先完成菊花全基因组测序工作

安利植物研发中心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宣布

2017-12-12 11:16 来源:宁德网

图片2

图片1

图片3

图片6

图片5

图片4

图片8

图片7

12月7日,安利植物研发中心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宣布,由该中心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组成的联合团队,在全世界首次完成了菊属植物菊花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并完成了重要的药用菊花品种——杭白菊的全长转录组遗传信息发掘。此举让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完成菊属植物菊花全基因组测序的国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表示,“菊花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是本草基因组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工作不仅对研究菊属的物种多样性研究、菊花的遗传进化机制研究和分子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研究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多倍体药用菊花——杭白菊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在本项目中,联合团队在全球率先使用纳米孔测序这一最新的测序技术,在高等植物中完成了全基因组测序,并且克服了之前在二代测序技术时代解决不了的高杂合、高重复基因组组装的难题,这一工作将极大的推动植物基因组尤其是药用植物基因组测序的发展。

本次相关研究成果和基因组数据已于12月7日在安利植物研发中心的学术研究网站(www.amwayabrc.com) 上公布,并向全世界研究菊花的学术团队和非盈利组织免费开放。

全基因组测序意义重大,可按图索骥实现优胜劣汰

全基因组测序是对未知基因组序列的物种进行个体的基因组测序。全基因组测序能检测个体基因组中的全部遗传信息,其准确率可高达99%。可谓是基因组最为全面的研究方案。

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好比绘制了一张物种基因地图,对植物来说,科学家可按图索骥,大大缩短育种周期,培育更高产、抗病、美观的优质新品种。

菊属植物是一个非常大的种类,包括菊组和苞叶组两大分支,在每一个品种之下又有数量不等的栽培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此次完成菊属植物全基因组测序,将有助于培育更具观赏价值,更具药用价值的菊属植物。

菊属植物基因组复杂,值得深入开发

面对菊花的复杂染色体遗传结构以及丰富的种质资源多样性,进行菊花基因组测序对于揭示菊属物种的起源进化及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对此,201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和安利植物研发中心共同开启科研攻关,最终利用纳米孔测序技术突破复杂基因组测序,在菊属植物研究中迈出了人类认知的重要一步。

该科研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利用纳米孔测序结合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分布于江苏南京的野菊花品种进行的全基因测序、组装、注释及相关分析,共组装出了约3Gb基因组总长,鉴定出了101745个编码蛋白基因,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整个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这可能是整个菊属植物基因组较为复杂的原因,同时对多倍体菊花品种杭白菊进行起了全长转录组比较分析,阐明野菊花和杭白菊直接存在极大的遗传上的亲缘关系。

“菊花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不仅对菊属的物种多样性研究、菊花的遗传进化机制研究和分子遗传育种等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研究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多倍体药用菊花——杭白菊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该负责人表示,他们在全球率先使用纳米孔测序这一最新的测序技术,完成了高等植物中全基因组测序,并克服了之前在二代测序技术时代解决不了的高杂合、高重复基因组组装的难题,此举必将极大推动植物基因组、尤其是药用植物基因组研究的发展,是本草基因组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突破。

安利植物研发中心深入挖掘植物力量,助力纽崔莱回归中华草本

安利纽崔莱起源于中医药理论。其创办人卡尔•宏邦曾在中国生活、工作长达12年,大量阅读中国传统哲学和医学典籍,他结合对人们日常饮食及健康的观察与思考,萌生了“以植物制造营养素补充剂,补充人体缺乏的营养元素以改善健康”的想法。早在2013年,安利就已经有基于中草药理论和成分的保健食品——银杏苁蓉片问世。它的原料甄选依据《本草纲目》,研发过程则融合了中医理论精华和现代医学精粹,可以说是纽崔莱回归中华草本的经典之作。

安利植物研发中心是安利旗下的全球唯一一个专门从事植物研究的全球性研发中心,主要任务是为旗下著名保健食品品牌纽崔莱和护肤品品牌雅姿提供创新的植物原料。

自成立之日起,中心已经与国内外众多的知名研究机构建立密切和合作关系,例如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开展多项合作研究,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朱兆良院士合作建立企业院士工作站,2016年受邀参加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

安利(中国)植物研发中心作为纽崔莱草本保健食品的核心,凭借其高素质的科研队伍、优越的自然条件、尖端的技术设备以及领先的科研思想和方法,秉承“自然的精华、科学的精粹”理念,将一如既往致力于为纽崔莱新产品开发提供更多来源于中草药植物的高品质原料。

责任编辑:叶著

关键词

基因组 菊属 植物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