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柘荣做强种业“芯片”为产业发展赋能
搭建太子参种业科研工作机制,建立全国最大太子参航天种子资源库和育种基地,以科技赋农助力产业效益提升
□ 本报记者 丁 南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作为名贵中药材的太子参也不例外。
在“中国太子参之乡”福建柘荣县,2022年全县太子参种植面积39421亩,产量5804吨,全产业链产值约16亿元,产销量长期占全国的50%以上。种业“芯片”发挥着关键作用。
做强种业“芯片”
药材好,药才好。“柘荣太子参”是全国闻名的道地药材,被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列入国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入选福建省“福九味”闽产药材品种名单。当地是如何提升中药材质量的?
记者从柘荣县委改革办了解到,近年来,柘荣县把“推进太子参种业‘芯片’发展,打造中国太子参产业硅谷”作为太子参产业振兴的发展目标,实施开展太子参航天品种选育工作,开启了“柘荣太子参”种业发展新纪元。
2021年6月,3.8万粒柘荣太子参种子搭载神舟十二号飞船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太空诱变育种试验,上天遨游90多天后“荣归”柘荣。
据介绍,传统太子参品种存在抗病弱、产量低、品种老化、育种过程漫长等问题。为推进太子参种业“芯片”发展,柘荣县在加强产业扶持力度的同时,超前谋划并启用全国首个“太子参植物工厂”,建立全国太子参种质资源库,通过杂交、选育、提纯、复壮等方式,在20多种太子参种苗繁育数据对比的基础上,成功筛选出了“天抗1号”“柘参1号”“柘参2号”“柘参3号”“柘参4号”等优质品种,为成功选送优质航天育种种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经太空诱变育种的太子参种子已在柘荣县落地生根,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等特点,为太子参种业后续的研发、种植、推广提供了有力保障。
拓展合作平台
据悉,经多年扶持培育,太子参已成为柘荣农业的“当家品种”和支柱产业,全县90%以上的农民都在从事与太子参相关的产业。科技赋农,柘荣太子参种业科研工作机制的创新和探索可圈可点。
“企校”合作,增强了科研实力。柘荣县以太子参龙头企业为载体,依托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华润江中研发部等科研机构,成立航天育种研究小组,组成人员涵盖国内育种、作物遗传等体系知名专家,合作开展柘荣太子参成分研究、基因研究、安全性研究等,进一步增强航天育种种子落地后续科研支撑。
强强联合,提升了科研水平。主动对接国内知名药企华润江中制药集团,促进太子参航天育种产业创新示范基地落地柘荣,建立太子参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围绕对太子参种质创新研究、太子参种质资源保护与选育等课题。目前,柘荣太子参航天育种工程已完成一代种扩繁,正在开展二代航天种子播种及块根繁殖,柘荣县现存有全国唯一的太子参太空繁育种子20多万粒。
引入保护机制,保障了科研安全。由柘荣县公安局作为太子参航天育种产业警企联动单位,引入公安系统的“雪亮工程”,全程对太子参太空种繁育过程做好安保措施,同时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柘荣分公司对该安防监控设施采用5G网络监测,确保数据高效性。
提升产业效益
一粒太子参种子,从实验室到组培车间,到温室大棚,再到田野山间茁壮成长的参苗,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近年来,柘荣县持续深化育种革命,以种业“芯片”提升产业效益,让太子参产业的发展变得更有底气。
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柘荣县通过有效利用航天育种技术,以培育优质、优形、高产、抗病的优良太子参品种为目标,加快太子参种质退化改良机制研究,获取太子参大量变异的种质资源材料,有望实现太子参培育方式从传统种苗培育向种子播散方向转变。同时,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公开发布全国首个太子参团体标准——《“柘荣太子参”团体标准》;太子参须原料药和太子参散获批国家二类新兽药,填补了太子参在国内外兽药领域应用的空白,使产业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目前,柘荣县通过对第一代太空育种的太子参种苗进行植株培育,已建立全国最大的太子参航天种子资源库和育种基地,落地科研成果10多项,成功申报太空育种的太子参种子发芽、储藏等方面专利2个,进一步提高柘荣太子参产业权威性和影响力。
据介绍,为进一步提高柘荣太子参产业效益,柘荣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共引进国药集团、福建味道、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生物医药及关联企业。其中,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洽谈项目,涉及战略合作、基础研究、产品研发等领域。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