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闽东之光 资讯速递

知乎者也 | 张迅:又见桂花开

2024-11-02 16:18 来源:闽东日报

都说八月桂花开,今年的节气过了中秋,小区里的桂花树依旧静守一隅,寂寞如初。随后的一段日子,我总是在等待着花开,好几次在凉台伸长了脖子,那楼下的桂花树依旧没有什么大动静,这多少让我有点郁郁不得“兴”。要知道,在往常,那馥气袭人的桂花,早已让我俯仰可观,闻香忘倦了。

前几日,在书房喝茶,我沉浸在氤氲而起的绿茶清香中。喝着喝着,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嗅觉里有了一种串味的感觉,那绿茶的香气里似乎还夹杂着一种别的味道。起初,以为是自己没把茶袋封严实了,放在冰箱里串了味。又一想,不对,这泡绿茶从一个朋友的茶店刚拿来,她对茶的保管是很讲究的。

细细一闻,原来是桂花的香味。

打开窗,向下望去,楼下的桂花树已经挂满了金色的花苞,花香正浓,阵阵袭人。

终于等来了桂花开。

虽说这花期来得晚了些,但厚积薄发,气势熏灼。闻着那阵阵的花香,心情忽然有了“能饮一杯无?”的温暖和亲切,自己便不再叹憾了。

朋友对我说,今年是晚桂,天气惹的祸。桂花是短日照植物,喜欢低温高湿的环境,今年八月比去年同期的气温偏高,桂花就晚开了一些时候。

说实话,早先,在喜欢的花族里,桂花非我首爱,我是在桂花和海棠的比较中,倾向了海棠。喜欢的缘由也颇有些无厘头,无关乎花型、花香和花语,完全是在读了李清照这两首词后,因为情感的偏怜,选边站了队。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第一首写的是桂花,显然,李清照用了白描绘染的手法,只是逢迎之意也太过直接,毫不遮掩。第二首有海棠不假,但海棠在词中并非词人抒发胸臆的主题,也只是作为无意而为之的反衬物,因沾了“绿肥红瘦”的光,便站到了意境的高度,活灵活现了起来,读罢令人回味不已,为之动情。

从那以后,尽管未曾见到海棠花活体的样子,自己却莫名地喜欢上了海棠,直到搬来华府住下,我这喜欢才有了改变。

华府小区,桂花树在绿化带里算是最多见的植物。我住的是一期楼段,因楼盘开发的时间早,种下的桂花树生根于沃润的土壤,长势茁壮,大多有两层楼高了,每棵树都枝繁叶茂。没开花的时候,高情逸态,浓荫如盖,到了花苞缀满枝头的季节,园圃、亭台、院落、行堂、过道里,所有的空间弥漫了香气。路过的人不自觉地就放慢了脚步,老人们滞留在树下不舍离开,孩子们划着滑板车,如风一样在香气里穿行……

我书房的窗下就有好几棵桂花树,开花的季节,那香气直往上蹿,但凡窗子留有一丝缝隙,那香气也总能趁机挤进来,直到充盈了书房的每个角落。坐在书房,呼吸着清新的气息,感受着香气带来的温情时光,人顿时安静了许多,即便怀中揣有万般郁积,此时闻着花香,便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淡泊,心绪在放空中安然入定,萧然于尘外。

岁月静好,桂花香盈,应了那句话:清可绝尘,浓能远溢。

喜欢书法的朋友,一定读过黄庭坚《花气熏人贴》里的这首诗:“花气熏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诗思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我读过之后,心中随即有了一个疑问:是什么样的花香使这位“谪在人间”的诗人破了禅,连自己中年人的淡定都不要了?思来想去,能让人心荡神迷的花太多,自己无籍以考,便断了那个念。

现在想来,桂花,兴许是一个不错的答案。

来源:闽东日报

文字:张迅

编辑:邱祖辉

审核:蓝青 周邦在

责任编辑:刘宁芬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