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者也 | 桑谷:端午走桥
“我信女五月初五去走桥,看见溪河水漂漂,看见水面一座桥,金做栏杆柴做桥,一同玉女一同信,金童玉女接我信女桥上拜观音,拜得观音云头现,保我信女子孙满堂做个好福人……”
端午这天,这嘈嘈切切、如吟似唱的经声,又在某一座乡间的廊桥上响起。
这就是屏南北路双溪、棠口、岭下及与其接壤的周宁、政和一带特有的民俗活动——端午走桥。《福建省志·民俗志》中记载,莆田、福州、福清元宵走桥。屏南属福州十邑,走桥习俗一直自然沿袭。屏南走桥习俗是在端午节进行,演绎成了特有的廊桥文化,是屏南信俗的重要一笔。有专家认为,这习俗流行于端午,或与祭祀屈原有关,因而判断可能是楚文化的传播和边缘遗存,但解读走桥的内涵意义,却似乎又可溯源自明代北方的“走百病”。探访走桥的老人,只说“一直以来都有”。
在屏南,以双溪走桥为代表的习俗规模最大,一直没有间断。由民间佛教女信徒组成俗称“桥会”的组织,在端午前夕,就开始筹备隆重的端午走桥,经书、元宝、纸钱、绢花、彩线……与其他佛事最不相同的是精心折制七座纸桥,这七座桥,最长的一尺有余,最短的不过寸许,可是每座都有七重折叠,连接起来就可拉伸很长很长,这是她们花费了几十个日夜的心血,折、剪、裁、粘,最后才完成的,像她们的心愿,细细密密。
端午走桥前需要吃斋诵经三日,端午当日沐浴后,换上专门的服饰,头插漂亮的绢花,胸挂佛珠与经文袋,左手持二色手绢,右手持经文,用一根细小的竹扁担挑纸钱与粽子,颤颤悠悠,仿佛挑着重担前行。体弱多病的女人还会带上药罐子,尚未生育的媳妇则会悄悄地拐到人丁兴旺的人家门口,摸一摸大门上的门钉期盼来年能添丁。快到桥头,带药罐的就将药罐丢入河中,这便是“走百病”。
走桥仪式主要有祭祀、走桥、抛粽三个步骤。
端午的廊桥,在走桥人的世界里,是桥,是祭台、是道场、还是表演场。这个祭台的祭祀无僧也无道,这里的道场没有仙班的阵列,走桥的老太太既是祭祀者又是念经诵咒的法师,桥上的神位就是她们的仙班,心中的观音就是她们供奉的菩萨。她们不管是道还是佛,只管自己虔诚祭祀、认真地走桥,走过意念中的前世因果桥,走过今生善德桥,走过来世的幸福桥。她们自己司仪,集体诵经,依照代代相袭的规矩,认认真真地演绎着。上午祭祀,把自己家准备的粽子、五果摆上,燃香请神,把心中菩萨请到,把管桥的大神请到,把通海龙王惠泽请到。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祈求消去自己前世今生的罪孽,祈求来生喜乐平安。祭祀仪式结束后,她们双手捧着经文,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桥头的石阶上,一遍一遍请求“观音菩萨开桥门,开了桥门拜观音……”正午时分,“桥门”大开。此时,走桥仪式正式开始。排列齐整,步行天罡,她们从桥头走到桥尾,又从桥尾到桥头,循环反复,吟诵《观音经》《龙王经》《过桥经》。这些经文经过历代口口相传,已经演化成为装饰了某种经文外壳的民谣,在传承中遗落,在遗落中改造,渗进了更多尘世的气息。午时一过,便开始抛粽祭祀屈原,桥廊两边,信众一边投粽一边烧化纸钱、元宝、经文、纸桥等,同时又诵读起“一个粽子一个装,一个粽子落溪中,一头粽,一头钱,给你投粽保家运,佑我子孙男女宝贵福寿长……”整个仪式要到晌午过后才结束。信女们走完一座桥就急匆匆地赶往下一座桥,走完了三桥,她们心中都载满了殷实的愿望,踏着轻快的步伐回家。有的信女还要求走十座桥,意为走的桥越多,得到的福分也越多。
木拱廊桥是座公共建筑,又是一个公众的信仰,他承载着建筑艺术,也承载着诸多可以言说和不可言说的乡村密语,这些密语也在潜藏在这习俗中。文化在传承,文化在添新枝,如今屏南走桥习俗文化里多了一出祭拜屈原的篇目,还留下《端午祭》的经文:“屈原英烈泪罗江,千载端午垂丹青。金粽冥纸诉衷情,呼唤龙水诸神明。扶正祛邪显威灵,庇佑忠魂保万民。一拜屈公清清水,清清汨水透江河。江河也有龙华会,龙华会上好修行……”
桥上的人在走,桥下的水在流,美好愿望也在走,民间信俗还在流传。
桥在,这一切都在。
来源:闽东日报
作者:桑谷
编辑:蓝青
审核:何冰如 林珺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