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之光 | 老城光刻机:蔡厝里的前世今生
当清晨的阳光
照进曲折幽明的大华路
老街巷
像是弹去了一夜的疲惫
慢慢地苏醒了
……
深藏在大华路里的两座蔡厝里
祖辈的传承
蕉城的古民居大多都保留明清建筑风格,大华路的古民居亦是如此,仿佛每一砖每一瓦都厮守着明清的时光。只是偶尔呼啸而过的现代交通工具,不时地打乱了老城的节奏,它们一路张扬,似乎要冲破老街的逼仄,却终究败于老城数百年的坚守。
在大华路,每一间老宅都写满了故事,而观音弄里的蔡厝里更像一座历史的藏宝库。以观音弄为界,分为上下两座,由蔡百万的8个曾孙平分而住,上座始建光绪七年,由排行一二七八的居住,下座则建于清初(于光绪九年,由蔡氏买进)则由排行三四五六的居住。
走进蔡厝里,宽敞的前厅一通到顶,两侧的房间紧密相连,颇有些老北京四合院的味道。两座老宅格局皆以三进三出,坐西朝东,不同的是,上座的前厅较小,下座较大。
房屋严格遵循传统建筑构造,以清代砖木结构为主,大重门、小扇门、木门木窗处处精雕细琢,就连梁上的雕花也十分讲究,以简单的几何图形勾勒出典雅的“花”状,均匀对称,整齐有序地铺开,再蓝色为基础色调勾边,低调优雅,显尽了大户人家的讲究。
蔡厝里的建筑肌理之美,不仅体现在对花雕的讲究上,还体现在防火意识上,仅蔡厝里一字成排的厨房用防火墙,就是最好的见证,这在明清时期的建筑中是极为讲究与奢华的。厨房是火灾发生的高频区,为减少厨房着火对房子的影响,蔡宅始建初期,将所有的厨房设于在防火墙后,在厨房前加盖一个小拱门,拱门边上放置一些砖石,当厨房着火时,只要将拱门堵上,就能有效的阻挡火势蔓延至老宅内。
每当脚跟摩擦着二楼的青石板发出“咄咄”的声响,脚跟的节奏向我们启示着蔡氏建筑之奢华。沿着狭长的木梯辗转至二楼,那被铺满的青灰色的石砖地板,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无需任何语言描述已昭然宣告。而这样奢华的建筑排场,又曾几何时在其他的大宅院里出现过呢。
故事里的事
蕉城的蔡家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姓氏。
蔡氏家族的迁徙史又与闽南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闽南自古地少人多,居民性格强悍,吃苦耐劳,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多方谋求生路,特别是在元末以后,福建的八府六十四县都留下他们为养家糊口而奔波的身影。这从《清一统志•台湾府》一书中记载“泉、漳二郡商民,贩东、西二洋,代农贾之利,比比然也”中可见一斑。
其始祖蔡南益元朝末年由泉州府漳浦县八角井迁居宁德四都蔡洋,迁入时间不长,而能够在县城站住脚且形成气候的独此一家,一跃成为清代宁德第一大姓。
蔡家的发迹史,在宁德亦被称为传奇。据蔡氏族谱记载,蔡氏始祖南益公本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迁徙之初,以种菁为业,搭盖茅寮居住,此后十几代虽然艰苦创业,仍不能跻身仕族阶层,与宁德的林、左、彭、陈、崔等大姓媲美。
当时进入蕉城的闽南人多以高效益的烧瓷、种菁为业。乾隆版《宁德县志•物产•草属》记载:“大菁,制为菁靛,可以染,高二尺,性好阴,栽于背阳之处。邑以种菁为业者,大抵皆汀人也。”这其中“种菁为业者”也包括一些闽南人。蔡南益于元朝末年从漳州府漳浦县八角井到宁德四都蔡洋村种植菁靛。南益公生二子,长子珍瑯,次子玖瑯。玖瑯于洪武九年(1376)充南京滁州卫军,旋调四川建昌卫(今四川西昌)。珍郎生公保,公保生鸾斋,鸾斋生荣斋,荣斋生双峰,双峰生三溪,七世皆为单传。
蔡洋地处蕉城与罗源县交界地带,群山环抱,交通落后,地瘠民贫。蔡南益及其子孙披荆斩棘,艰苦创业,改变了家园面貌,使之成为了合适于居住的“世外桃源”。自双峰公以上六代被蔡氏后人称作“开创与巩固家族基业”的始祖。
到了明代嘉靖时期(1522-1567),第七世三溪公的卓识远见使家族产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嘉靖十九年(1540),蔡三溪率家人从蔡洋经金溪、驿马站两次移徙后,最终定居于县城北门外,为蔡氏家族的兴旺发达翻开了崭新的篇章。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蔡氏逐渐站稳了脚跟,人丁也渐渐兴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仍不能与县城崔、彭、陈、林、左五大姓同日而言。
到了清代中叶,随着蔡志谅的步入社会,蔡氏家族进入了历史的鼎盛时期。蔡志谅是蔡威的高祖父,他的这一支构成了蕉城蔡氏的主流,最为世人瞩目,被称为 “家庙蔡”。蔡志谅是个目光远大、心胸宽广且具有商业头脑的地方绅士,他为人恭谨厚道,克勤克俭,靠经营茶叶、陶瓷生意发家而成为当时的宁德首富,人称“蔡百万”。蔡志谅对于社会公益事业毫不吝惜,他曾捐巨资重修县学文庙,并于咸丰元年至十年(1851-1860)四次捐资三万串,以纾国用。这些功绩也被收录于民国版《宁德县志》中。
可以说,到了清代中叶,自蔡志谅发迹后,不论从此社会地位还是财力,在宁德县已是首屈一指。至今已有600余年,后世子孙约有3000多人。
岁月的改变
遥想曾经这里的繁华与如今的寂寥,老宅的故事还在延续,只是故事的主角渐渐远离。
只有厅前厅后的大水缸里那灵动的金鱼给老宅添了不少的生趣。我轻轻地伸出手,想把那些繁华挽留,留下的只有空气中的回响。那些曾经让蔡氏鼎盛一时的产业,如“久福绸缎布匹庄”“建新南北干货铺”“青山固定网渔场”如今都已经成为悠悠往事,那个由八个重孙分别掌管的四十八家商铺,每到年底,一年进账的银元将特制的大箩筐装的盆满钵满,遇上好年景,三层钱库都装不下,如今都只剩下一声叹息……
好似,在民国的那些年份里,蔡氏家族的风水保持着长盛不衰,占尽了蕉城半壁风光。蔡百万的重孙蔡亦春在民国二十四年赴海蔡氏钱庄学习,抵达上海后,蔡亦春发现上海已经广泛使用电灯,而对于宁德来说,却是项空白。次年,他在宁德开设了“民生电厂”,成为宁德第一家电厂,从用油灯到电灯,拉开了宁德电器化的第一篇章。只是在1953年公私合营,“民生电厂”收归国家管理,也就不再挂有蔡氏的头衔,但至今仍有不少蔡氏后裔留在电厂里工作。
蔡氏家族后人蔡作仁在老宅中度过了72个年景。遥想当年蔡家的人丁兴旺,可以用 “钟鸣鼎食”来形容。每到饭点,就是老宅最热闹的场面,钟鼓一响,从四面八方的家丁积聚到餐厅,抱着勺子抢着打饭,唯恐手脚慢了,少了两颗米。
我们感叹,在数月的更替中,年轻的一代,已逐渐离开那些曾经生养他们的大宅门自立门户,更重要的是,在情感上是否疏远。
可是,对于老宅“本人”来说,回忆终究是回忆,那些逝去的光阴丰富了“他”的资历,却也荒芜了“他”的过往,而老宅依然在固执着“他”的固执,任由寂寞在心头,可是回忆永远不回头……
来源:大梦蕉城 大梦客 陈仕玲 林翠慧 苏诗瑶 图/文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