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聚焦宁德“闽东之光”
30多年来,福建省宁德市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让“闽东之光”熠熠生辉
初冬的闽东,宁德理论宣讲轻骑兵走进蕉城区碧山社区,通过唱民歌、快板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讲述“四下基层”实践故事,让群众在今昔对比中感受家乡的蒸蒸日上。
近年来,宁德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建设实践基地,遴选设立首批21个实践点,高水平打造摆脱贫困主题展览、下党乡“学习小镇”、仙山学习馆、“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等覆盖市域的实践点,围绕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宁德篇章”理论研讨会暨“宁德学派”论坛等。
为讲好“宁德故事”,宁德推进“四个一百”行动,打造“理论宣讲轻骑兵”等理论宣讲品牌,组建“畲歌畲语”等宣讲小分队180多支,常态化开展宣讲活动,年宣讲场次超万场。
为传播好“宁德声音”,宁德创新建立重大题材重点打造机制,成立专题策划小组,健全完善“月谈会”工作机制,联动中央、省、市、县四级媒体,多层次展示宁德制造、宁德速度、宁德形象和宁德温度。
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
2023年10月24日,第二届中国·霞浦海洋诗会在宁德市霞浦县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学者代表齐聚霞浦,分享海洋诗歌创作经验,研讨海洋文化建设发展。
闽东,依山面海,海岸线绵长曲折,域内红色文化、海洋文化、廊桥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兼容并蓄、多姿多彩。宁德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推动闽东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打好“保护牌”。建成“闽东之光”教育基地、闽东之光研究院,实施150多项文物保护工程,持续加强特色文化研究和保护传承。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3个、省级非遗项目81个、市级非遗项目222个。
打好“特色牌”。创作推出电影《相见在鸾峰桥》、电视剧《那山那海》《连家船民的美好生活》、纪录片《红色闽东行》等一大批文艺精品,交响音乐会《山海的交响》、歌剧《鸾峰桥》分别在国家大剧院、中央歌剧院精彩上演。扎实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乡村文化振兴“十百千万”工程,常态开展“三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全民阅读等活动,培育形成福安市“社区群星秀”等群众性文化惠民品牌。
打好“产业牌”。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培育新兴业态,培育形成“古村落+文创”“白茶+民宿”“摄影+旅游”等产业发展新模式。2023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6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550亿元。
“闽东之光”推动高质量发展
蕉城区猴盾村,村民穿畲族特色服装,载歌载舞,喜迎八方宾客;屏南龙潭村,通过“拯救老屋”,保护与修复古村落;霞浦东壁村,发展“乡村旅游+摄影+民宿”产业……依托闽东文化,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村庄在宁德遍地开花。
近年来,宁德积极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走好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坚持一体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行文明创建双委制,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推出“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调研”等一批原创性、突破性的创新举措。
协同城乡发展,宁德驶入发展快车道。宁德时代等企业在宁德发展壮大,上汽集团、青拓集团、中铜东南铜业等企业在宁德落户,培育形成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4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23年,宁德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5806亿元,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
迈上新征程,宁德将持续夯实理论根基,始终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