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闽东医院进校园开展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 心肺复苏术 要把握“黄金4分钟”

2018-09-26 16:51 来源:宁德网 吴宁宁,黄彩芳

宁德网消息(记者 吴宁宁 通讯员 黄彩芳)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意外是可以预防和及时挽救的,如果能正确学习急救知识,在医生到达前采取必要措施,就可以有效减少伤害,挽救伤病者的生还率。近日,闽东医院团委与急诊科急救知识宣传普及队应宁德市民族中学邀请,为新入学的一千多名新生开展为期两天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针对心肺复苏术、创伤及中暑急救方法进行了专业的讲解。

心肺复苏  把握“黄金4分钟”

“呼吸、心跳骤停的急救可采用心肺复苏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这项急救技能,而不能依靠等待医护人员到现场抢救,延误宝贵的救治时间。”据闽东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杨璟锋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导致呼吸、心跳骤停最为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其他原因还有溺水、电击、创伤、中毒、窒息等急症。而心肺复苏术(CPR)正适用于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心脏骤停4~6分钟后脑细胞即发生不可逆的损害,故要求在4分钟内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实施得越早,成功率越高,反之,死亡率越高。

杨璟锋表示,心肺复苏术是指救护者在现场为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施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技术。它可帮助患者建立临时的人工循环,维持他们的呼吸、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从而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的生命。现场心肺复苏术流程包括判断、呼救、放好体位、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对于非专业急救人员来说,要注意把握定位、力度、深度。

“心肺复苏术往往是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施行且十分消耗体力,非专业急救人员在现场一定要保持镇定和果断,只要严格按照心肺复苏流程与动作规范进行操作,就很有可能挽回患者的生命。” 杨璟锋提醒。

中暑急救 记住“五字诀”

夏季炎热,比较容易发生中暑。万一“中招”,市民该如何急救?

“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杨璟锋在现场传授了中暑急救“五字诀”:移、敷、促、浸、擦。

杨璟锋解释,移:即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敷:即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促:即将病人置冷水中,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浸:即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凉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不宜过低。擦:即多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杨璟锋特别提醒,重度中暑,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常伴有昏厥、高热甚至意识丧失。万一发生重度中暑时,应尽速送医院急救,以免引起休克及肾脏衰竭等并发症。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