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农村公路建设将披“绿衣”
每个县(市、区)逐年形成一条成片联网的生态示范走廊
宁德网消息(宁德晚报记者 吴宁宁) 今后,宁德市农村公路建设将披上更多“绿衣”。日前,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创新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将注重生态绿色发展,2018~2020年每个县(市、区)均要逐年形成一条成片联网的生态示范走廊。
今后,农村工作怎么建?意见提出,到2020 年,实现路长制各项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和常态化,全市农村公路“三落实”(净化、绿化、美化),“三提升”(安全、应急、畅通),“六标准”(路面平整、路缘清晰、标线醒目、标志完整、排水顺畅、绿化美化),“八个无”(公路标志前后500米无广告、无违法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无违法搭接道口和占用挖掘公路、无违法跨越和穿越公路的物体、无违法非公路标志、路基路肩边坡无非法种植物、无摆摊设点和打谷晒场、公路用地范围内无堆积物等路域环境),构建建养并重、外通内联、安全舒适、路域洁美、服务优质的“畅、安、洁、优”农村交通发展新格局。
意见要求,注重生态绿色发展。县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绿色生态”原则择优选择建设方案,加强防排水设计、质量监管、原生植物保护和路域生态恢复,建设绿色品质工程。要统筹城乡绿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创建生态示范路,通过完善附属设施,加强农村公路沿线绿化、美化、净化,促进农村公路与沿线生态环境自然和谐。新改建县道、重要乡道要按生态示范路标准一次性建设到位,生态示范路要和干线公路衔接成网。2018~2020年每个县(市、区)均要逐年形成一条成片联网的生态示范走廊。
同时,提升惠民便民服务品质。对路面局部破碎、灌缝脱落、断板、标志标线缺失的县乡道予以大中修专项工程修复,逐年改善道路路况。要推广建设集农村客运、养护、交通执法、物流、电商、旅游、餐饮购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多站合一”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进社会力量,整合交通、农业、商务、供销、邮政快递等农村物流资源,加快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新改建县乡道应结合规划合理配套公交站点建设,并根据县道规划情况配套建设养护班站。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市将建立农村公路投入合理增长机制,2018年起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按每年每公里县道30000元、乡道14000元、村道4000元标准安排。同时,强化考核奖惩,2018年起,将农村公路工作纳入市对县、县对乡镇的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并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强化示范激励,每年创建一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示范乡镇和生态示范路,力争实现“市市有示范县、县县有示范乡、乡乡有示范路”。市人民政府对每个省级示范县各给予500万元的一次性项目激励和绩效考核加分;示范乡镇由市人民政府表彰,县级人民政府对每个市级示范乡镇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项目激励;示范村由县人民政府表扬,并制定相应激励政策。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