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将增强信息公开、依法行政意识
提高信息发布、解读政策、回应关切的能力 重大突发事件24小时内要回应
宁德网消息(记者 吴宁宁) 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重大突发事件,市民需要多久能够等到政府回应?日前,市政府办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并结合宁德市实际提出意见,要求一并贯彻执行。宁德市明确,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快速发声,最迟应在24小时内予以回应。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型传播方式不断涌现,政府的施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舆情事件频发多发,加强政务公开、做好政务舆情回应日益成为政府提升治理能力的内在要求。经过多年努力,各地区各部门政务公开和舆情回应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发布、解读、回应衔接配套的政务公开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但是,与互联网对政府治理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一些地方和部门仍存在工作理念不适应、工作机制不完善、舆情回应不到位、回应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为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工作,《通知》明确,各地区各部门需重点回应的政务舆情是:对政府及其部门重大政策措施存在误解误读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且产生较大影响的、涉及民生领域严重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涉及突发事件处置和自然灾害应对的、上级政府要求下级政府主动回应的政务舆情等。舆情监测过程中,如发现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造谣传谣行为,相关部门在及时回应的同时,应将有关情况和线索移交公安机关、网络监管部门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宁德市在贯彻意见中提出,将切实增强信息公开、依法行政意识,对涉及地方的政务舆情,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做好舆情回应,对涉及多个部门的政务舆情,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回应工作,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回应的信息准确一致。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快速发声,最迟应在24小时内予以回应,对其他政务舆情应在48小时内予以回应。各部门监测发现的政务舆情,要加强研判,对重大敏感舆情区分不同情况,可通过发布权威信息、召开新闻发布会或吹风会、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进行回应,努力提高信息发布、解读政策、回应关切的能力。
与此同时,宁德市也将加强督查。各部门要向市政府办公室报送政务舆情回应情况,市政府办公室将适时开展监督检查,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对重大敏感舆情回应不力、出现重大失误的,将追究相关部门领导责任。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