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鱼儿肥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郑雨桐 通讯员 陈清)“这里有鱼,快抓,快抓……”丰收的稻田里不断传来游客惊喜的呼喊。27日,在霞浦县长春镇长溪村首届“丰收节”上,一场有趣的稻田摸鱼大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一试身手。
水田中,游客们追逐的鱼儿是今年该村刚刚引入田间的稻花鱼。长溪村是长春镇传统农业村,水稻种植一直是当地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种植品种单一,村民收入并不理想。
如何进一步发挥当地生态优势,实现农业增收?
今年,长溪村驻村第一书记蔡峰在与省农科院专家谈到特色农业发展时,得知专家对武夷山市稻田养鱼的模式很是推崇。“长溪能不能也复制这一模式?”蔡峰不由打起了稻花鱼的主意。6月初,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前往武夷山市岚谷乡实地考察,通过对比,发现长溪村生态环境优越,稻田养鱼在长溪完全可行。
今年8月,村里从武夷山市购入320斤鱼苗,采取“村委+农户”共同经营的模式,在11亩水稻田中开始了稻花鱼养殖试验。“稻田能提供杂草、虫和稻花给鱼取食;而鱼又能为稻田清除杂草和病虫。因此,在稻田内不施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和肥料,鱼和水稻都是纯正的有机无公害健康绿色食品。”蔡峰说。
稻因鱼而优,鱼因稻而贵。经过近半年的试验,稻田养鱼的成效很是不错,不仅水稻产量稳中有升,每斤的售价也从原来的2元多上涨至6元左右。每亩稻田内养殖的稻花鱼也可为村民增收2000元至3000元,实现了一田双收。
“稻田养鱼目前已经试验成功,下一步,我们打算在村里进一步推广稻田养鱼的模式,并将当地知名特产长溪毛蟹也引入稻田。同时,作为大金沙滩和吕峡沙滩两个景点的必经地,村里还将根据‘以特色餐饮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开发以原鸡、毛蟹、稻花鱼为核心的‘长溪三鲜’特色菜品,打造特色餐饮品牌,吸引过路游客踏足长溪,从而走出一条农旅结合的发展新路子。”蔡峰说。
责任编辑:陈娥